基于知识势差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知识流动及控制

被引:13
作者
赵莉 [1 ]
夏向阳 [2 ]
机构
[1] 上海大学
[2]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关键词
知识势差;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知识流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4 [科学研究工作];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作为一种要素投入,它可以通过及时满足某种需求,以一种高效的方式获得增值,已经成为企业获取核心竞争力和保持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战略性资源。因此,借鉴物理学中势差理论,从知识势差和知识需求理论出发,透析高校科技成果向企业流动的根本原因、直接动因与间接动因,挖掘隐藏于动因背后的影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知识流动的主要因素,可以通过对知识流动内在机制的控制以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基于业务过程和知识需求的知识推送系统 [J].
石美红 ;
王婷 ;
陈永当 ;
毋涛 .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11, 17 (04) :882-887
[2]   “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J].
赵爱琴 .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10 (01) :11-13
[3]   知识释放能力影响知识转移效果的模拟研究 [J].
施陈彬 ;
李南 ;
林敏 ;
郭慧 .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1, 34 (01) :23-26
[4]   国外知识交流研究进展 [J].
姚伟 ;
郭鹏 ;
佟泽华 ;
李耀昌 .
图书情报工作, 2011, (02) :112-116
[5]   基于知识势能的高校科研团队内部的知识转移机理 [J].
张海涛 ;
吴艳玲 .
图书情报工作, 2010, (20) :110-114
[7]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高校隐性知识转移动力机制研究 [J].
于娱 ;
施琴芬 ;
朱卫未 .
科技与经济, 2010, 23 (02) :3-6
[8]   知识传播机理的物理学视角探讨——从知识势差的角度来解释知识流动 [J].
陈武 .
科技和产业, 2010, 10 (01) :110-113
[9]   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对接的机理研究 [J].
刘希宋 ;
李玥 ;
王辉坡 .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9, 32 (01) :44-47
[10]   基于知识转移理论模型的企业知识吸收能力构成维度研究 [J].
徐二明 ;
陈茵 .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9, (01) :108-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