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高校隐性知识转移动力机制研究

被引:10
作者
于娱
施琴芬
朱卫未
机构
[1] 南京邮电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隐性知识转移; 结构分析; 动力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0 [高等教育理论];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高校隐性知识转移受隐性知识发送方、隐性知识接受方、隐性知识的固有属性和隐性知识转移背景环境四方面因素影响,为此归纳总结出15个关键影响因素,并利用解释结构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层次结构分析,找出深层影响因素,并提出高校隐性知识转移动力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3 / 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影响知识转移绩效的组织情境因素及动机机制实证研究 [J].
祁红梅 ;
黄瑞华 .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8, (02) :58-63
[2]   企业—大学合作中的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分析 [J].
徐国东 ;
叶金福 ;
邹艳 .
情报杂志, 2008, (02) :87-89
[3]   知识转移机会、动机、能力对企业间知识转移效果影响的实证研究 [J].
王三义 ;
刘新梅 ;
万威武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7, (11) :95-98
[4]   产学研合作中高校知识转移的超循环模型及作用研究 [J].
吴洁 .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7, (04) :119-123
[5]   企业间知识转移影响要素分析 [J].
王三义 ;
谢铁山 .
中州学刊, 2007, (02) :58-60
[6]   企业—大学知识联盟中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分析 [J].
潘杰义 ;
李燕 ;
詹美求 .
科技管理研究, 2006, (07) :206-210
[7]   高校教师隐性知识的结构与转化因素分析 [J].
胡泽平 ;
施琴芬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6, (03) :80-85
[8]   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 [J].
马庆国 ;
徐青 ;
廖振鹏 ;
张彩江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1) :40-43
[9]   个体、群组、组织间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J].
魏江 ;
王铜安 .
科学学研究, 2006, (01) :91-97
[10]   组织间知识转移的主要影响因素 [J].
肖小勇 ;
文亚青 ;
不详 .
情报理论与实践 , 2005, (04) :355-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