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企业视角下不同集群演化过程的比较研究

被引:12
作者
项后军 [1 ]
裘斌斌 [1 ]
周宇 [2 ]
机构
[1] 浙江财经大学经济与国际贸易学院
[2] 重庆市统计局
关键词
同质性集群; 异质性集群; 核心企业; 集群演化; 数值仿真;
D O I
10.16192/j.cnki.1003-2053.2015.02.007
中图分类号
F271 [企业体制];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论文分别从进入壁垒、分工水平以及集群创新等三个方面比较地研究了两个具有不同结构(同质性无核结构和异质性有核结构)产业集群的演化成长过程,结果发现:(1)相比同质性模型,具有核心企业的异质性产业集群在达到演化稳态的情况下规模更小,但总体收益更高,且具有更强的稳健性;(2)异质性结构的产业集群相比起同质性结构的产业集群有更高的分工水平和创新能力;(3)研究还发现核心企业的出现以及进入壁垒的升高,提高了整个集群的福利水平,但却抑制了集群的企业家精神(新创企业的创业家精神),从而很难像同质性集群那样更容易地出现新创企业,这一点也表明核心企业成长对集群的影响可能是非常复杂的。
引用
收藏
页码:225 / 23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工业区位论[M]. 商务印书馆 , (德)阿尔弗雷德·韦伯(AlfredWeber)著, 1997
[2]  
产业集群中的核心企业成长研究[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项后军, 2011
[3]   基于元胞自动机模型的产业集群规模演化初探 [J].
陈莞 ;
陈国宏 ;
谢富纪 .
中国管理科学, 2007, (01) :130-135
[4]   产业集群网络结构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研究 [J].
李志刚 ;
汤书昆 ;
梁晓艳 ;
赵林捷 .
科学学研究, 2007, (04) :777-782
[5]   小企业情境中的创新和技术战略研究 [J].
谭劲松 ;
艾琳费舍尔 ;
罗纳德米切尔 ;
潘庆财 .
管理世界, 2009, (11) :156-165
[6]   集群创新网络演化的动力模型及其仿真研究 [J].
田钢 ;
张永安 .
科研管理, 2010, 31 (01) :104-115+125
[7]   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结构特征的仿真分析——基于March利用式-探索式创新分析框架 [J].
林秋月 ;
王文平 ;
王娇俐 .
管理学报, 2010, 7 (07) :1015-1020
[8]  
New dimensions in loca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Knorringa .P,Meyer-Stamer.J. Clusters to industrial districts . 1998
[9]  
The firms that feed industrial districts: A return to the Italian source. Lazerson MH, Lorenzoni G. 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 . 1999
[10]  
Uses of Agent-Based Modeling in Innovation/New Product Development Research. Rosanna Garcia. The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 .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