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地理学与中国产业地理集聚——兼评杨宝良的《外部经济与产业地理集聚》

被引:14
作者
张吉鹏
机构
[1] 复旦大学经济学系
关键词
新经济地理学; 产业集聚; 实证研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19.9 [世界经济地理];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020103 ;
摘要
本文回顾了新经济地理学的思想脉络 ,并分析了其思想之于中国的适用性 ,然后讨论了基于中国经验的实证研究。文章认为新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现象和问题在中国同样存在 ,对这些现象和问题的分析非常重要 ;而且其基本假定、核心思想和分析方法对于中国来说也是适用的 ;但是相关的实证研究在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的界定和选择上需要考虑中国的特殊情况 ,已有研究还存在一些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77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中国工业在区域上的重新定位和聚集 [J].
文玫 .
经济研究, 2004, (02) :84-94
[3]   生产集中、人口分布与地区经济差异 [J].
李国平 ;
范红忠 .
经济研究, 2003, (11) :79-86+93
[4]   1978年以来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及其地区差异分析 [J].
袁志刚 ;
范剑勇 .
管理世界, 2003, (07) :59-66
[5]   美国早期制造业集中的转变及其对中国西部开发的启示 [J].
范剑勇 ;
杨丙见 .
经济研究, 2002, (08) :66-73+95
[6]   专业化产业区的起源与演化——一个历史与理论视角的考察 [J].
金祥荣 ;
朱希伟 .
经济研究, 2002, (08) :74-82+95
[7]   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地区差距分析 [J].
林毅夫 ;
蔡昉 ;
李周 .
经济研究, 1998, (06) :5-12
[8]  
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