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证据制度变革的基本逻辑 以1996-2017年我国刑事证据规范为考察对象

被引:27
作者
吴洪淇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刑事错案; 证据制度改革; 权力格局; 司法需求; 媒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我国过去二十一年的刑事证据规范发展历程可以区分为自发生长、艰难酝酿和快速回应三个阶段。我国刑事证据规范的发展进程当中,司法需求是刑事证据制度改革的原动力,刑事错案的频频出现是刑事证据立法的催化剂,网络时代媒体的聚焦效应为刑事证据立法获得了话语的正当性,司法改革和政法权力格局变革为刑事证据制度改革提供了组织条件。这种独特的发展逻辑使得我国刑事证据制度改革在改革动力、纵向发展趋势、横向格局、规范范围及规范样式等方面都呈现出独特的特征。这种改革路径具有针对性强、阻力小、易于借势推动等优点。但目前我国的证据制度改革还存在着穷于应对、缺乏通盘考虑、与相应配套司法诉讼制度有待进一步协调等缺陷,需要在未来的刑事证据制度改革中加以改进。
引用
收藏
页码:101 / 119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中国刑事证据制度体系的优化 [J].
张栋 .
中国社会科学, 2015, (07) :125-148+208
[2]   论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 [J].
沈德咏 .
中国法学, 2015, (03) :5-19
[3]   论我国司法体制的现代化改革 [J].
陈光中 ;
魏晓娜 .
中国法学, 2015, (01) :101-116
[4]   澳大利亚《1995年证据法》的立法技术及对普通法的变革 [J].
王进喜 .
比较法研究, 2013, (03) :26-38
[5]   中国刑事证据制度改革发展的路径选择——以《刑事证据两个规定》为视角 [J].
沈德咏 .
清华法学, 2011, 5 (05) :5-23
[7]   证据规则的价值基础和理论体系 [J].
张保生 .
法学研究, 2008, (02) :122-132
[8]   现实已经发生——论我国地方性刑事证据规则 [J].
房保国 .
政法论坛, 2007, (03) :41-52
[9]   案卷笔录中心主义——对中国刑事审判方式的重新考察 [J].
陈瑞华 .
法学研究, 2006, (04) :63-79
[10]   刑事证人出庭率:一种基于实证研究的理论阐述 [J].
左卫民 ;
马静华 .
中国法学, 2005, (06) :164-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