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MDI模型的中国粮食产量变化及作物构成分解研究

被引:47
作者
刘玉
高秉博
潘瑜春
郜允兵
机构
[1] 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2] 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 农业部农业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粮食产量; 作物构成; 粮食播种面积; 粮食单产; LMDI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6.11 [粮食作物];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理清1980—2010年间中国粮食产量变化的作物贡献及其主要贡献因子,为今后农业政策的调整提供决策依据。论文采用对数平均迪氏分解模型(LMDI)开展1980—2010年间中国粮食产量变化及作物构成分解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30 a间中国粮食产量增加了2.26×108t,粮食播种面积效应和粮食单产效应分别为-0.21×108和2.47×108t;粮食单产水平提升对粮食增加量的贡献值大,但这一贡献效应的增加量在减弱。2稻谷、小麦和玉米三种作物产量在全国粮食总产量中的比例波动性上升;稻谷单产、小麦单产、玉米单产,以及玉米播种面积的增产效应最为明显,是驱动全国粮食产量增加的主要因素。3地区贡献以黑龙江和河南最为突出,累积贡献率约占1/3,省域粮食生产"北进中移"的趋势明显;各省域粮食产量的贡献因素差异显著,大豆、薯类和其他作物对粮食总产量变化的贡献较小。建议实施差别化的粮食生产政策,在继续提高粮食单产的同时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引用
收藏
页码:1709 / 1720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2003-2011年中国粮食增产的贡献因素分析 [J].
刘忠 ;
黄峰 ;
李保国 .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29 (23) :1-8
[2]   基于LMDI模型的黄淮海地区县域粮食生产影响因素分解 [J].
刘玉 ;
高秉博 ;
潘瑜春 ;
任旭红 .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29 (21) :1-10
[3]   中国粮食生产区域格局演变研究 [J].
邓宗兵 ;
封永刚 ;
张俊亮 ;
王炬 .
农业技术经济, 2013, (09) :108-114
[4]   太湖流域粮食生产时空格局演变与粮食安全评价 [J].
潘佩佩 ;
杨桂山 ;
苏伟忠 ;
张健 .
自然资源学报, 2013, 28 (06) :931-943
[5]   中国粮食生产空间布局变迁的特征分析 [J].
邓宗兵 ;
封永刚 ;
张俊亮 ;
王炬 .
经济地理, 2013, 33 (05) :117-123
[6]   江苏省粮食生产时空变化的耕地利用因素分解 [J].
金涛 ;
陶凯俐 .
资源科学, 2013, 35 (04) :758-763
[7]   广东省粮食供需时空格局 [J].
吴健生 ;
蒋培培 ;
黄秀兰 ;
彭建 ;
王政 .
自然资源学报, 2013, 28 (02) :253-265
[8]   近30年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的驱动因素及空间格局变化研究 [J].
徐志宇 ;
宋振伟 ;
邓艾兴 ;
陈武梅 ;
陈阜 ;
张卫建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13, 36 (01) :79-86
[9]   基于县域的三大粮食作物生产优势的空间特征分析 [J].
徐志宇 ;
宋振伟 ;
陈武梅 ;
邓艾兴 ;
陈阜 ;
张卫建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2, 17 (05) :21-29
[10]   中国粮食生产区域布局的演变特征及成因分析——基于全国各省(区)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J].
谭智心 ;
曹慧 ;
陈洁 .
调研世界, 2012, (09) :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