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社会下的多重复合性风险 三城市公众风险感知状况的调查分析

被引:32
作者
刘岩 [1 ]
赵延东 [2 ]
机构
[1]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社会学系
[2]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科技与社会研究所
关键词
多重复合风险; 风险感知; 社会转型; 风险社会;
D O I
10.15992/j.cnki.31-1123/c.2011.04.010
中图分类号
C912 [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在社会转型期,中国公众的主观风险感知呈现地区差异和多重复合等特点,三重复合—高度不确定性风险、两重复合—中度不确定性风险和单重—低度不确定性风险三种结构的社会风险共存。研究发现,公众普遍对低不确定性的单重风险感知最高,对高不确定性的三重风险感知最低;教育水平较高、社会地位较高的群体对高不确定性三重风险的感知程度较高,底层社会群体则对低不确定性单重风险的感知程度较高。从公众在三种感知结构的分布情况来看,中国公众的风险感知包含了对转型社会多重风险并存、交互影响和交互作用的认识,即成为中国社会转型过程的风险投射。
引用
收藏
页码:175 / 194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发展与风险:现代性的两歧——西方风险社会理论述析 [J].
刘岩 .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11 (04) :111-117
[2]   中国社会风险解析——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冲突性质 [J].
朱力 .
学海, 2009, (01) :69-78
[3]   从传统安全到现代风险——评《直面危机》 [J].
李培林 .
经济导刊, 2006, (Z1) :143-144
[4]   全球风险世界:现在与未来——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风险社会理论创始人乌尔里希·贝克教授访谈录 [J].
薛晓源 ;
刘国良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5, (01) :44-55
[5]   从社会发展理论看构建和谐社会 [J].
邴正 ;
钟贤巍 .
学习与探索, 2005, (01) :8-13
[6]   中国转型期的社会安全隐患与对策 [J].
郑杭生 ;
洪大用 ;
不详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 2004, (02) :2-9
[7]   中国社会发展的时空结构 [J].
景天魁 .
社会学研究, 1999, (06) :54-66
[8]   风险认知研究概况及理论框架 [J].
谢晓非,徐联仓 .
心理学动态, 1995, (02)
[9]  
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M].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李培林等著, 2005
[10]  
失控的世界[M]. - 江西人民出版社 , (英)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Giddes)著,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