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层次模糊物元模型的承接产业用地空间适宜评价

被引:11
作者
范树平 [1 ,2 ]
刘友兆 [1 ]
张红梅 [2 ]
侯长莉 [2 ]
常冬寅 [2 ]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安徽省土地勘测规划院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层次分析法; 产业; 承接产业; 适宜评价; 物元模型; 池州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0701 ; 070104 ;
摘要
如何立足产业转移、生态环境及用地开发战略高度,科学甄别承接产业类型及其用地空间布局,对于中西部地区尤其重要。以承接产业典型代表池州市域为研究对象,基于区位商和比较劳动生产率双重视角,构建产业转移判识模型,判识区域承接产业类型;从自然生态、基础设施、开发程度、开发效益4个准则层,构建产业用地空间适宜评价指标体系及其经典域、节域,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及模糊物元分析法,借助Matlab7.0、Arc GIS、Excel等数理软件,评价不同产业类型用地适宜程度,科学指导产业用地空间布局,促进区域土地资源开发与产业协调发展。研究表明:池州市产业区位商最大值、最小值分别为10.5421、0.0315,产业集聚度相对较高,而比较劳动生产率整体偏低,大于1仅有5个行业类型;结合矿产资源、生态资源、旅游资源等三大核心资源,判识未来承接及培育发展矿物采选业、纺织服装业、设备制造业、木材家具业及食品加工业5类产业;市域各类产业用地适宜普遍较低,且区域差异很大,较高集中分布市辖区和涓桥镇、乌沙镇、东流镇、香隅镇等沿江城镇带,以及围绕青阳县城周边的蓉城镇、陵阳镇、新河镇等集中连片区,而其他区域均较低;承接产业及工业发展空间走廊仅限于市辖区及沿江城镇带,其他区域以自然生态环境为主,不适合大规模国土空间开发,只能适当发展旅游、生态农业等绿色环保产业。
引用
收藏
页码:266 / 27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物元模型及其应用.[M].蔡文著;.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4,
[2]   浙江省产业、人口与土地非农化的协调性分析 [J].
沈孝强 ;
吴次芳 ;
方明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24 (09) :129-134
[3]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内部协调性的时空演变——以武汉市中心城区为例 [J].
范辉 ;
刘卫东 ;
吴泽斌 .
地理科学, 2014, 34 (06) :696-704
[4]   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应转向 [J].
杨国才 ;
潘锦云 .
经济纵横, 2014, (05) :71-76
[5]   广西西江沿岸后备适宜建设用地潜力及空间分布 [J].
党丽娟 ;
徐勇 ;
汤青 ;
赵海英 ;
杨波 ;
孙贵艳 .
自然资源学报, 2014, 29 (03) :387-397
[6]   基于相对资源承载力的江苏省建设用地管制分区研究 [J].
翟腾腾 ;
郭杰 ;
欧名豪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24 (02) :69-75
[7]   基于物元模型的苏南地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J].
刘雯波 ;
郑华伟 ;
刘友兆 .
水土保持通报, 2013, 33 (06) :175-180
[8]   基于模糊证据权模型的青藏高原区土地适宜性评价 [J].
金贵 ;
王占岐 ;
胡学东 ;
胡守庚 ;
张道军 .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29 (18) :241-250
[9]   基于推拉理论构建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动力系统模型 [J].
王娟娟 ;
史锦梅 .
经济研究参考, 2013, (47) :65-69+111
[10]   城市产业结构与用地结构协调发展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J].
王青 ;
姚丽 ;
陈志刚 .
现代城市研究, 2013, 28 (0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