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与民法视野中的干预——对民法与经济法关系及经济法体系的研究

被引:34
作者
应飞虎
王莉萍
机构
[1] 西南政法大学,中国法学会重庆,北京
关键词
经济法; 干预; 初次干预; 再次干预; 经济法体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0 [法的理论(法学)];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干预是外力对某种关系或机制的一种介入。在法律中 ,并非只有经济法才体现公权的干预 ,民法也体现了公权的干预 ,只是两种干预在对象、功能、手段、广度、深度及有效干预的前提等方面有着差异 ,这些差异构成了民法与经济法的区别。文章主要探究了这两种公权干预的质的规定性 ,并在此基础上对经济法体系中几个有争议问题作了一点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116 / 12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企业的经济性质.[M].(美)路易斯·普特曼(LouisPutterman);(美)兰德尔·克罗茨纳(RandallS.Kroszner)编;孙经纬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2]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德)哈贝马斯(JuergenHabermas)著;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
[3]  
产权的经济分析.[M].(美)Y.巴泽尔(YofamBarzel)著;费方域;段毅才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4]  
论生产的制度结构.[M].(美)科斯(Coase;RonaldH.)著;盛洪;陈郁译校;.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4,
[5]  
经济学.[M].[美]萨缪尔森 著.商务印书馆.1979,
[6]   论经济法的独立性——基于对市场失灵最佳克服的视角 [J].
李昌麒 ;
应飞虎 .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 (03) :26-33
[7]   “干预论”的缺陷与经济法的定位 [J].
云昌智 .
中外法学, 1999, (03) :6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