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9 条
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增强黄壤性水稻土有机氮的物理保护作用
被引:14
作者:
张丽敏
[1
,2
]
徐明岗
[1
]
娄翼来
[3
]
王小利
[2
]
段建军
[2
]
李渝
[4
]
蒋太明
[5
]
段英华
[1
]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2] 贵州大学农学院
[3]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4]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5] 农业部贵州耕地保育与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
来源: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土壤有机氮组分;
长期施肥;
物理-化学联合分组;
黄壤性水稻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8 [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目的】土壤有机碳物理一化学联合分组方法很好地联系了有机碳的多种稳定机制,成为深入研究土壤有机碳组分特征的有效手段。本研究旨在利用该方法研究长期施肥对黄壤性水稻土有机氮组分特征的影响,为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南方黄壤性水稻土18年长期施肥定位试验,分析了不同施肥处理土壤有机氮组分含量及分配比例的变化。试验处理包括不施肥对照(CK)、单施化肥(NPK)、单施有机肥(M)、无机肥配施低量有机肥(0.5MNPK)和无机肥配施高量有机肥(MNPK)。【结果】单施化肥处理(NPK)水稻土总有机氮及各组分有机氮含量与不施肥对照相比无显著变化,施用有机肥处理(M、0.5MNPK、MNPK)则显著提高了土壤总有机氮、游离态粗颗粒、物理保护、化学保护及生物化学保护有机氮含量提高幅度分别为27%51%、23%39%、128%274%、29%42%和13%28%,以有机无机肥配施最为显著,但降低了游离态细颗粒有机氮含量。在各个氮组分中游离态颗粒有机氮占总有机氮比例最高(46%50%)物理保护有机氮比例最低(2%6%)。与不施肥(CK)及单施化肥处理(NPK)相比,有机肥处理(M、0.5MNPK、MNPK)提高了土壤物理保护有机氮的分配比例。【结论】长期施肥土壤各组分有机氮及总有机氮两两之间均呈显著相关关系只有游离细颗粒有机氮与物理保护有机氮呈负相关关系。长期施用有机肥,极大改善土壤团聚体结构促进游离细颗粒有机氮的包裹,进而提高物理保护有机氮的相对比例,土壤有机氮的物理保护作用相对增强。因此,有机无机肥配施是提高稻田土壤有机氮含量的最有效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1481 / 1486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