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棕壤有机氮组分及其剖面分布的影响

被引:27
作者
查春梅
颜丽
郝长红
关连珠
机构
[1] 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利用方式; 棕壤; 有机氮组成; 有机氮分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3.6 [土壤成分];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研究了典型棕壤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有机氮组分及剖面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利用方式对耕层(0—20 cm)有机氮各组分影响最大。有机氮各组分含量总体趋势为林地>柞树林地>耕地,林地与柞树林地有机氮组分都是随剖面的加深而降低且基本达显著水平,耕地有机氮各组分在剖面中分布则明显不同。三种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氮组分均以酸解性氮占主体,其占全氮的比例随利用程度的加强和剖面的加深而降低,非酸解性氮则相反。有机氮各组分占酸解氮的比例林地与柞树林地相同,均为氨基酸氮>酸解未知态氮>酸解氨态氮>氨基糖氮;耕地为酸解未知态氮>氨基酸态氮>酸解氨态氮>氨基糖态氮,其中酸解氨态氮的比例在0—40 cm土层明显高于林地、柞树林地。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产量、吸氮特性和土壤氮转化的影响 [J].
谢秋发 ;
刘经荣 ;
石庆华 ;
李木英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4, (05) :462-467
[2]   半干旱农田生态系统长期施肥对土壤有机氮组分和微生物体氮的影响 [J].
李世清 ;
李生秀 ;
邵明安 ;
郭大勇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4, (06) :859-864
[3]   有机肥和化肥配施对黑土有机氮形态组成及分布的影响 [J].
张俊清 ;
朱平 ;
张夫道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4, (03) :245-249
[4]   长期施肥对土壤有机氮组成的影响 [J].
巨晓棠 ;
刘学军 ;
张福锁 .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01) :87-91
[5]   长期施用有机肥对土壤及不同粒级中酸解有机氮含量与分配的影响 [J].
徐阳春 ;
沈其荣 ;
茆泽圣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2, (04) :403-409
[6]   土壤氮素矿化与土壤供氮能力——Ⅳ.土壤有机氮组分及其矿化 [J].
付会芳 ;
李生秀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2, (S1) :63-67
[7]   多熟制稻田土壤氮的化学组成 [J].
彭文瑜 ;
李实烨 .
土壤通报, 1991, (03) :122-124
[8]   不同土壤有机氮的化学组分及其有效性的研究 [J].
沈其荣 ;
史瑞和 .
土壤通报, 1990, (02) :54-57
[9]  
土壤农化分析.[M].鲍士旦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10]  
土壤有机质研究法.[M].文启孝等 编著.农业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