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干旱农田生态系统长期施肥对土壤有机氮组分和微生物体氮的影响

被引:74
作者
李世清
李生秀
邵明安
郭大勇
不详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杨凌
[4] 杨凌
关键词
长期肥料定位试验; 土壤有机氮组分; 微生物体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8 [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在半干旱农田生态系统红油土上20年的肥料定位试验表明,施用秸秆和厩肥会显著改变耕层土壤有机氮组分和微生物体氮。施肥后酸解性氮的含量及比例明显增加,非酸解性氮含量下降。酸解性氮在不施肥时含量最低(646.3 mgN·kg-1),其次为施用化肥(684.3 mgN·kg-1),同时施用秸秆和化肥居中(794.1~950 mgN·kg-1),施用厩肥和化肥最高(1 103.2 mgN·kg-1)。各处理中,酸解性氮是土壤全氮的主体,占全氮的 73.4%~82.6%,这一比例从仅施化肥、对照、化肥+ 低量秸秆、化肥 +中量秸秆、化肥+ 高量秸秆到化肥+ 厩肥呈增加趋势。休闲处理酸解性氮所占比例(81.0%)较种植处理(74.4%)高。在酸解性氮中,施肥影响最显著的是氨基酸氮,施肥后平均增加148.7 mgN·kg-1;其次是氨态氮,平均增加 45.8 mgN·kg-1。这两类酸解性氮组分在配施秸秆和厩肥后增加幅度较大,并随秸秆用量增加而增加。对不同氨基酸成分,施肥影响程度不同,施肥后中性氨基酸平均增加82.6 mgN·kg-1,碱性氨基酸平均增加 48.2 mgN·kg-1,酸性氨基酸平均增加 16.4 mgN·kg-1。不施肥处理微生物体氮为 102.1 mgN·kg-1,施用化肥为 107.4 mgN·kg-1。在施化肥的基础上,配施有机物料,微生物体氮显著增加:在每年每公顷施 9 375、18 750、37 500 kg 新鲜
引用
收藏
页码:859 / 86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长期施肥对土壤有机氮组成的影响 [J].
巨晓棠 ;
刘学军 ;
张福锁 .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01) :87-91
[2]   长期施用有机肥对土壤及不同粒级中酸解有机氮含量与分配的影响 [J].
徐阳春 ;
沈其荣 ;
茆泽圣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2, (04) :403-409
[3]   尿素与DCD和有机物料配施条件下氮素的转化和去向 [J].
巨晓棠 ;
刘学军 ;
张福锁 .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02) :181-186
[4]   有机物料在维持土壤微生物体氮库中的作用 [J].
李世清 ;
李生秀 .
生态学报, 2001, (01) :136-142
[5]   土壤微生物体氮测定方法的研究 [J].
李世清 ;
李生秀 ;
不详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2000, (01) :75-83
[6]   肥料残留氮的有效性及其与形态分布的关系 [J].
王岩 ;
蔡大同 ;
史瑞和 .
土壤学报, 1993, (01) :19-25
[7]  
土壤氮素矿化与土壤供氮能力——Ⅳ.土壤有机氮组分及其矿化[J]. 付会芳,李生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2(S1)
[8]   秸秆还田后碳、氮在土壤中的积累与释放 [J].
杨志谦 ;
王维敏 .
土壤肥料, 1991, (05) :43-46
[9]   多熟制稻田土壤氮的化学组成 [J].
彭文瑜 ;
李实烨 .
土壤通报, 1991, (03) :122-124
[10]   塿土有机氮的构成及其在施肥条件下的变化 [J].
许春霞 ;
吴守仁 .
土壤通报, 1991, (02) :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