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内源式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基于上海市Y村的案例考察

被引:56
作者
张玉强
张雷
机构
[1]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内源式发展; 田园综合体; 政府责任;
D O I
10.15936/j.cnki.1008-3758.2019.05.008
中图分类号
F327 [地方农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长期的乡村发展实践表明,单纯的行政推动模式并不能有效解决乡村可持续发展问题。从内源式发展理论视角切入探索乡村振兴"何以可能",有助于厘清乡村振兴实现的关键变量和内生基础。采用案例研究和访谈的方法,通过对上海市Y村由贫困村"蝶变"成"乡村振兴示范村"的案例剖析发现,"外源动力"保障下的乡村内源式发展的微观动力机制为:以优势产业发展实现资源内生是乡村内源式发展的基础;完善乡村治理体系,以乡村自组织实现组织动员是核心也是关键;激发地方居民的乡土记忆,实现身份认同是重要保障。研究发现,乡村振兴内源式发展是乡村内生力量和政府、社会组织、市场等外生力量有机结合的结果,Y村实践为实现乡村振兴内源式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借鉴。
引用
收藏
页码:497 / 50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乡村振兴的内源式建设路径研究——基于村社理性的视角 [J].
渠鲲飞 ;
左停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45 (01) :55-61+194
[2]   资源·参与·认同:乡村振兴的内生发展逻辑与路径选择 [J].
张文明 ;
章志敏 .
社会科学, 2018, (11) :75-85
[3]   产权——乡村振兴新动能 [J].
邢伟 .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18, 39 (06) :102-108
[4]   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振兴 [J].
龙花楼 ;
屠爽爽 .
中国土地科学, 2018, 32 (07) :1-6
[5]   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与制度供给 [J].
刘守英 ;
熊雪锋 .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8, 9 (04) :80-96
[6]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城镇化建设与城镇治理 [J].
慕良泽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8, (03) :25-29
[7]   城市利益让渡:乡村振兴的一个理论命题 [J].
刘祖云 ;
周银坤 .
社会科学, 2018, (05) :3-12
[8]   乡村振兴需要公众有序参与 [J].
于建嵘 .
人民论坛, 2018, (12) :74-75
[9]   乡村振兴社会建设应先行 [J].
吴理财 ;
吴侗 .
江汉论坛, 2018, (04) :5-9
[10]   农村土地产权变革与乡村振兴 [J].
剧宇宏 .
河南社会科学, 2018, 26 (02) :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