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生态足迹

被引:30
作者
陈丽萍
杨忠直
机构
[1] 天津大学管理学院,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盈余; 生态赤字; 生物生产型土地面积; 可持续发展;
D O I
10.13516/j.cnki.wes.2005.05.002
中图分类号
F752.6 [进出口贸易概况];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摘要
生态足迹是一种定量评价可持续发展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将产品转化为提供该物质流所需的生物生产型土地面积来测量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为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本文利用生态足迹法对1991-2003年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输入输出作出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995 年以前,我国在初级产品和能源产品贸易中生态足迹赤字;从1996年开始,生态足迹由赤字转变为盈余,国内资源存量得到保护,从而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略有顺差——2004年我国进出口形势初步研究 [J].
张燕生 ;
刘旭 ;
陈长缨 ;
张一 .
国际贸易, 2004, (07) :12-15
[2]   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生态足迹方法及其应用——以南方丘陵山区郴州市为例 [J].
罗贞礼 ;
黄璜 .
热带地理, 2004, (02) :140-144
[3]   苏锡常地区生态足迹分析 [J].
白艳莹 ;
王效科 ;
欧阳志云 ;
苗鸿 .
资源科学, 2003, (06) :31-37
[4]   如何认识中国贸易顺差 [J].
梅新育 .
世界知识, 2003, (11) :44-46
[5]   生态足迹方法:可持续性定量研究的新方法——以张掖地区1995年的生态足迹计算为例 [J].
徐中民 ;
程国栋 ;
张志强 .
生态学报, 2001, (09) :1484-1493
[6]  
中国统计年鉴[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国家统计局 编, 1992
[7]  
The genuine savings criterion and the value of population[J] . Kenneth J. Arrow,Partha Dasgupta,Karl-G?ran M?ler.Economic Theory . 2003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