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变迁、人力资本积累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动态面板和脉冲反应的实证研究

被引:9
作者
梁超
机构
[1]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制度变迁; 人力资本; 全要素生产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49.2 [中国];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0201 ; 020105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利用中国省区面板数据,通过运用系统GMM方法和脉冲反应研究了FDI、非国有经济投资及其人力资本吸收能力对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影响,结果表明:FDI抑制了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的提高,而人力资本吸收能力的效果与其相反,FDI和人力资本吸收对技术效率都不显著,非国有经济投资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的提高,但对技术进步不显著,因此,适当调整引资政策和提升非国有经济的技术水平是政府的基本政策导向。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4+96 +9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制度变迁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2000—2008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J].
谢菲 ;
尹宗成 .
技术经济, 2011, (03) :91-95
[2]   进口贸易、吸收能力与国际R&D技术溢出:中国省区面板数据的研究 [J].
谢建国 ;
周露昭 .
世界经济, 2009, 32 (09) :68-81
[3]   中国制造业省际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分析——基于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 [J].
宫俊涛 ;
孙林岩 ;
李刚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 (04) :97-109+130
[4]   制度内生化均衡过程和我国经济增长制度有效性检验 [J].
钟昌标 ;
王林辉 ;
董直庆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 (03) :89-101
[5]   制度变迁与内生经济增长 [J].
潘慧峰 ;
杨立岩 .
南开经济研究 , 2006, (02) :74-83
[6]   关于中国经济增长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思考 [J].
易纲 ;
樊纲 ;
李岩 .
经济研究, 2003, (08) :13-20+90
[7]   包含制度因素的中国经济增长模型及实证分析 [J].
王文博 ;
陈昌兵 ;
徐海燕 .
当代经济科学, 2002, (02) :33-37+93
[8]  
中国:改革中的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动.[M].郭克莎著;.上海三联书店.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