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变迁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2000—2008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5
作者
谢菲
尹宗成
机构
[1] 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制度变迁; 经济增长; 全要素生产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701 ; 070104 ;
摘要
利用2000—2008年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基于Malmquis指数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解;构建制度替代指标,在控制了基础设施投入、人力资本投入、科技投入三个变量后,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所得的结果仍显示制度变迁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91 / 9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制度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参量选择与量化方法 [J].
王艾青 .
学术月刊, 2008, (05) :68-74
[2]   中国制造业省际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分析——基于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 [J].
宫俊涛 ;
孙林岩 ;
李刚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 (04) :97-109+130
[3]   制度内生化均衡过程和我国经济增长制度有效性检验 [J].
钟昌标 ;
王林辉 ;
董直庆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 (03) :89-101
[4]   中国经济增长、外商直接投资和出口贸易的互动实证分析 [J].
姚树洁 ;
韦开蕾 .
经济学(季刊), 2008, (01) :151-170
[5]   技术效率、资本深化与地区差异——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中国地区收敛分析 [J].
傅晓霞 ;
吴利学 .
经济研究, 2006, (10) :52-61
[6]   关于中国经济增长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思考 [J].
易纲 ;
樊纲 ;
李岩 .
经济研究, 2003, (08) :13-20+90
[7]   制度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 [J].
傅晓霞 ;
吴利学 .
南开经济研究, 2002, (04) :70-75
[8]   包含制度因素的中国经济增长模型及实证分析 [J].
王文博 ;
陈昌兵 ;
徐海燕 .
当代经济科学, 2002, (02) :33-37+93
[9]   宏观制度变迁对转型时期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J].
金玉国 .
财经科学, 2001, (02) :24-28
[10]  
制度变迁下的中国经济增长研究[D]. 王瑞泽.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