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基本权利竞合

被引:18
作者
柳建龙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基本权利竞合; 最大相关性理论; 基本权利的强化; 基本权利释义学;
D O I
10.16094/j.cnki.1005-0221.2018.01.003
中图分类号
D921 [国家法、宪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由于生活事实的多样性、基本权利规范的性质和开放性,基本权利竞合问题屡见不鲜。基本权利竞合理论旨在解决应如何保障个人基本权利,并课予国家干预行为以论证负担,在基本权利释义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经考察,可以发现德国的理论和实务无意提出一套统一的解决方案,而是倾向于个案解决,尤其在自由权的三阶层审查框架中,其解决时间点和重心由基本权利保护范围阶段逐渐转向基本权利干预阻却违宪事由阶段,即从规范排除转向利益衡量。在缺乏基本权利审查实务的情形下,我国可以经由宪法释义学的发展、形成基本权利价值体系以及个案的实践调和为解决未来可能出现的基本权利竞合问题提供预案。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49+192 +192-193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国家赔偿法》死亡赔偿金条款的合宪性分析 [J].
柳建龙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8 (05) :20-31
[2]   规范宪法的困境与未来——兼论如何克服司法审查缺失下的宪法实施困局 [J].
赵宏 .
比较法研究, 2014, (04) :13-25
[3]   宪法教义学初阶 [J].
张翔 .
中外法学, 2013, 25 (05) :916-936
[5]   我国社会转型中的宪法权利体系重构 [J].
刘茂林 ;
杨贵生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 30 (01) :118-123
[6]   人的尊严与人格尊严——兼论中国宪法第38条的解释方案 [J].
林来梵 .
浙江社会科学, 2008, (03) :47-55+126
[7]   基本权利限制问题的思考框架 [J].
张翔 .
法学家, 2008, (01) :134-139
[8]   论基本权利的竞合 [J].
林来梵 ;
翟国强 .
法学家, 2006, (05) :59-66
[9]   论人性尊严的宪法保障 [J].
侯宇 .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 (02) :144-148
[10]   基本权利的竞合与冲突 [J].
韩大元 .
外国法译评, 1996, (04) :7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