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业碳排放计量框架构建与实证研究

被引:46
作者
钟永德
石晟屹
李世宏
罗芬
罗伟亮
机构
[1]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旅游学院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碳排放; 旅游业; 计量框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 [中国旅游事业];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203 ; 120405 ; 020106 ; 0701 ; 070104 ;
摘要
按照旅游业"碳减排"的"测定-减排-补偿"三步走的逻辑主线,旅游业碳排放的计量是旅游业节能减排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本文以生命周期评价理论和投入产出分析方法为基础,结合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旅游卫星账户、环境经济综合账户等经济与环境计量技术,构建"自上而下"的旅游业碳排放计量方法体系,并实证计量了2007年中国旅游业碳排放量。研究发现,2007年中国旅游业碳排放总量为169.78×106t,占中国所有产业碳排放总量的2.71%,占中国碳排放总量(包含生活消费碳排放)的2.44%。其中,旅游业直接碳排放为73.56×106t,分别为交通50.14×106t,游览1.33×106t,住宿4.19×106t,餐饮4.73×106t,商品销售8.14×106t,娱乐0.67×106t,邮电通讯0.45×106t,其他服务3.90×106t。旅游业间接碳排放为96.23×106t,主要贡献国民经济部门为炼焦、煤气及石油加工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机器设备制造业、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等,占总贡献率的57%。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8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旅游业对气候变化的贡献研究进展 [J].
钟永德 ;
李世宏 ;
罗芬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 23 (03) :158-164
[2]   旅游交通碳排放的空间结构与情景分析 [J].
肖潇 ;
张捷 ;
卢俊宇 ;
钟士恩 ;
尹立杰 .
生态学报, 2012, 32 (23) :7540-7548
[3]   我国旅游业碳排放计量的三个关键问题思考 [J].
钟永德 ;
李世宏 ;
罗芬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2, 32 (11) :139-143
[4]   不同游客吸引半径景区国内旅游交通碳排放特征比较 [J].
包战雄 ;
袁书琪 ;
陈光水 .
地理科学, 2012, 32 (10) :1168-1175
[5]   中国旅游交通碳排放及地区差异的初步估算 [J].
魏艳旭 ;
孙根年 ;
马丽君 ;
李静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02) :76-84
[6]   江苏旅游能耗和碳排放估算研究 [J].
陶玉国 ;
张红霞 .
南京社会科学, 2011, (08) :151-156
[7]   基于终端消费的旅游碳足迹测算——以江西省为例 [J].
王立国 ;
廖为明 ;
黄敏 ;
邓荣根 .
生态经济, 2011, (05) :121-124+168
[8]   中国旅游业能源消耗与CO2排放量的初步估算 [J].
石培华 ;
吴普 .
地理学报, 2011, 66 (02) :235-243
[9]   昆明市四星级酒店住宿产品碳足迹计算与分析 [J].
李鹏 ;
黄继华 ;
莫延芬 ;
杨桂华 .
旅游学刊, 2010, 25 (03) :27-34
[10]   基于温室气体排放的云南香格里拉旅游线路产品生态效率 [J].
李鹏 ;
杨桂华 ;
郑彪 ;
张一群 .
生态学报, 2008, (05) :2207-2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