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非农技术与农业技术变迁——基于SVAR模型的研究

被引:4
作者
刘维奇 [1 ]
韩媛媛 [2 ]
机构
[1] 山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2]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技术变迁; 城镇化; 脉冲响应;
D O I
10.16192/j.cnki.1003-2053.2014.02.008
中图分类号
F323.3 [农业技术改造、农业技术经济]; F299.2 [中国];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204 ; 1204 ; 0701 ; 070104 ;
摘要
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是实现农业现代化与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城市创造的农业新技术,另一方面是非农产业向农业的技术转移,本文通过建立SVAR模型研究城镇化、非农产业技术与农业技术变迁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响应关系,认为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不但是城镇化的持久动力,而且会对非农产业技术产生长期作用,中国城镇化对农业技术水平的短期效应并不明显,而非农产业技术对农业技术的短期效应比较明显,所以,要加大城镇化对农业技术的促进作用,倡导适应性的农业技术创新,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加快技术从非农部门向农业的转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提高城镇化质量。
引用
收藏
页码:211 / 21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农业技术效率改进与城镇化关系的实证研究——以中西部六省为例 [J].
宋元梁 ;
胡晗 ;
宋光阳 .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2, 27 (11) :53-59
[2]  
The spatial dynamics of U.S.urban industrial growth,1800-1914. Pred A R. . 1966
[3]  
Growth and the Family Distribution of Income by Factor Components. John C. H. Fei,Gustav Ranis,Shirley W. Y. K.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 1978
[4]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Provincial Productivity in China (1979-2001) [J].
Zheng, Jinghai ;
Hu, Angang .
JOURNAL OF CHINESE ECONOMIC AND BUSINESS STUDIES, 2006, 4 (03) :221-239
[5]   科学技术与城市化进程 [J].
王铭 .
社会科学辑刊, 2007, (06) :202-208
[7]   经济开放、劳动市场与二元经济结构转化 [J].
周申 ;
漆鑫 .
财经科学, 2009, (11) :47-55
[8]   中国农业生产率地区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空间计量的分析 [J].
石慧 ;
吴方卫 .
世界经济文汇, 2011, (03) :59-73
[9]   外出务工经历与农村劳动力新技术获得 [J].
石智雷 ;
王佳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3, (02) :48-56+159
[10]   外出务工对农村劳动力能力发展的影响及政策含义 [J].
石智雷 ;
杨云彦 .
管理世界, 2011, (12) :4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