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协同创新网络的结构特征及格局演化研究

被引:27
作者
孙天阳 [1 ]
成丽红 [2 ]
机构
[1]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协同创新; 社会网络; 拓扑特征; 产学研合作;
D O I
10.16192/j.cnki.1003-2053.2019.08.017
中图分类号
F273.1 [企业技术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企业不仅嵌入于物理意义的地理单元,更嵌入于社会意义的企业社群,社群成为企业的异质性资源,跨界协作成为企业研发的新常态。现有研究仅选取了特定行业合作研发的数据,无法展现我国协同创新的全局特征。基于此,利用社会网络研究方法构建了1999-2007年中国协同创新网络,探索协同创新网络的拓扑结构和企业、大学和科研单位的网络地位及格局演化。研究发现:(1)中国专利申请和协同创新的数量整体上逐年增加,而且增速不断加快。(2)中国协同创新最密集的地区分别为京津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协同创新网络逐渐由"几支独秀"向"遍地开花"的格局转变。(3)协同创新网络的核心节点主要为大型集团公司及其旗下子公司和分公司、国内知名大学、科研院所和垄断资源行业企业。
引用
收藏
页码:1498 / 150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企业研发人员合作网络、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 [J].
裴云龙 ;
郭菊娥 ;
向希尧 .
科学学研究, 2016, 34 (07) :1054-1064
[2]   一国农产品贸易网络特征及其对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影响——基于社会网络分析视角 [J].
马述忠 ;
任婉婉 ;
吴国杰 .
管理世界, 2016, (03) :60-72
[3]   基于地理邻近与社会邻近的创新网络动态演化分析——以我国装备制造业为例 [J].
吕国庆 ;
曾刚 ;
顾娜娜 .
中国软科学, 2014, (05) :97-106
[4]   区域装备制造业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实证研究——基于网络结构和网络聚类的视角 [J].
陈伟 ;
张永超 ;
田世海 .
中国软科学, 2012, (02) :96-107
[5]   组织创新网络中的中间人角色及其影响因素——以中国制药技术领域为例 [J].
刘凤朝 ;
马荣康 .
科学学研究, 2011, 29 (08) :1240-1250
[6]   中国大学-企业专利申请合作网络研究 [J].
马艳艳 ;
刘凤朝 ;
孙玉涛 .
科学学研究, 2011, 29 (03) :390-395+332
[7]  
零边际成本社会[M]. 中信出版社 , 里夫金, 2014
[8]  
社会关系[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美) 戈伊尔, 2010
[9]   The efficiency and stability of R&D networks [J].
Koenig, Michael D. ;
Battiston, Stefano ;
Napoletano, Mauro ;
Schweitzer, Frank .
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 2012, 75 (02) :694-713
[10]  
HYBRID R&D[J] . SanjeevGoyal,José LuisMoraga‐González,AlexanderKonovalov.Journal of the European Economic Association . 201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