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农民与市民间社会距离研究

被引:21
作者
王毅杰
王开庆
机构
[1] 河海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流动农民; 市民; 社会经济地位; 社会网络; 社会距离;
D O I
10.13858/j.cnki.cn32-1312/c.2008.05.010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利用2007年末进行的南京流动儿童家长、市民问卷调查数据,本文探讨了城市两大群体间社会距离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两群体间社会距离具有不对称性,个体社会经济地位越高,感知社会距离越小,同时社会网络有利于减小双方间社会距离。
引用
收藏
页码:92 / 9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流动、剥夺、排斥与融合:社会融合与保障权获得 [J].
邓大松 ;
胡宏伟 .
中国人口科学, 2007, (06) :14-24+95
[2]   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社会距离实证研究 [J].
许传新 ;
许若兰 .
人口与经济, 2007, (05) :39-44
[3]   农民工在中国转型中的经济地位和社会态度 [J].
李培林 ;
李炜 .
社会学研究, 2007, (03) :1-17+242
[4]  
城市农民工形象建构与歧视集中效应[J]. 王星.社会科学评论. 2006(03)
[5]   我国大城市农民工与市民社会距离的实证研究 [J].
卢国显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4) :95-104
[6]   从乡村到都市:融入与隔离——关于民工与城市居民社会距离的实证研究 [J].
郭星华 ;
储卉娟 .
江海学刊, 2004, (03) :91-98
[7]   转型劳动力市场的分层与竞争——结合武汉的实证分析 [J].
杨云彦 ;
陈金永 .
中国社会科学, 2000, (05) :28-38+204
[8]   对近年来歧视进城务工农民现象的思考 [J].
袁亚愚 .
社会科学研究, 1997, (06) :49-55
[9]   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 [J].
李培林 .
社会学研究, 1996, (04) :42-52
[10]   非制度因素与地位获得——兼论现阶段中国社会分层结构 [J].
张宛丽 .
社会学研究, 1996, (01) :6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