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空间分布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被引:26
作者
李君华 [1 ]
彭玉兰 [2 ]
机构
[1]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2] 湖南商学院
关键词
制造业; 产业布局; 集聚经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利用2002年度中国省区/行业数据,本文估计了一个包含比较优势、新经济地理、知识外溢以及地方保护主义的中国制造业布局影响因素模型。回归结果支持了上述各种力量在制造业分布中所发挥的作用,并且特别强调了新经济地理和知识溢出在集聚经济过程中的因果累积循环性质。研究表明,对外开放、城市化、工业基础的增强、交通设施的改善和地方保护主义的削弱将非常有利于中国制造业的进一步集聚,知识溢出的作用也同样不容忽视。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40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学习效应、拥挤性、地区的分工和集聚 [J].
李君华 .
经济学(季刊), 2009, 8 (03) :787-812
[2]   转型中的财政分权、地区增长差异与公共品供给 [J].
丁菊红 ;
邓可斌 .
南方经济, 2009, (03) :32-40+50
[3]   市场潜力、外部性与中国地区工资差异 [J].
王小勇 .
南方经济, 2006, (08) :46-54
[4]   中国的地区工业集聚: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与经济政策 [J].
金煜 ;
陈钊 ;
陆铭 .
经济研究, 2006, (04) :79-89
[5]   外商直接投资地理性聚集的国(地区)别效应:江苏例证 [J].
徐康宁 ;
王剑 .
经济学(季刊), 2006, (02) :761-776
[6]   对外贸易、地方保护和中国的产业布局 [J].
黄玖立 ;
李坤望 .
经济学(季刊), 2006, (02) :733-760
[7]   中国对外贸易和FDI相互关系的研究 [J].
梁琦 ;
施晓苏 .
经济学(季刊), 2004, (03) :839-858
[8]   中国工业在区域上的重新定位和聚集 [J].
文玫 .
经济研究, 2004, (02) :84-94
[9]   财政集权与地方政府行为变化——从援助之手到攫取之手 [J].
陈抗 ;
Arye L.Hillman ;
顾清扬 .
经济学(季刊), 2002, (04) :111-130
[10]  
A Fragmented China: Measure and Determinants of Chinese Domestic Market Disintegration[J] . SandraPoncet.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 2005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