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家庭化的现状与特点:流动过程特征分析

被引:101
作者
杨菊华 [1 ]
陈传波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
[2] 中国人民大学农村发展学院
关键词
家庭化; 流动模式; 流动批次; 流动间隔; 先行者;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24.2 [中国人口];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在明确界定核心概念的基础上,借助具有时效性和代表性的调查数据,描述了流动人口的流动过程特征。人口流动模式存在家庭式和非家庭式流动双峰并存的特点;家庭成员多分批达到流入地,家庭团聚具有梯次性。但是,在中部地区和跨县流者中,完整家庭式流动的比例最高,家庭成员团聚的批次较少、间隔较短,而在经济发达和欠发达之地,完整家庭式流动的比例都低,折射出发达地区家庭团聚的门槛或生活成本较高,而欠发达地区优质资源的不足对流动人口携家带口的吸引力不够。
引用
收藏
页码:2 / 13+71 +71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中国流动人口带眷系数及其影响因素 [J].
王志理 ;
王如松 .
人口与经济, 2011, (06) :9-16
[2]   流动家庭性别关系满意度变化研究——以北京市农民工流动家庭为例 [J].
张传红 ;
李小云 .
妇女研究论丛 , 2011, (04) :37-43
[3]   流动人口家庭化状况分析 [J].
张航空 ;
李双全 .
南方人口, 2010, 25 (06) :40-45+53
[4]   北京市外来人口聚集区:模式和发展趋势 [J].
翟振武 ;
侯佳伟 .
人口研究, 2010, 34 (01) :30-42
[5]   流动人口的家庭结构——以北京市为例 [J].
张文娟 .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9, (06) :88-92
[7]   农民工家庭人口迁移模式及影响因素分析 [J].
朱明芬 .
中国农村经济, 2009, (02) :67-76+93
[8]   人口流动家庭化过程和个体影响因素研究 [J].
侯佳伟 .
人口研究, 2009, 33 (01) :55-61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人口变动的九大趋势 [J].
段成荣 ;
杨舸 ;
张斐 ;
卢雪和 .
人口研究, 2008, (06) :30-43
[10]   城市农民工的家庭迁移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J].
洪小良 .
中国人口科学, 2007, (06) :42-5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