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环境参与式治理的实现路径考察——基于浙北荻港村的个案研究

被引:70
作者
沈费伟
机构
[1] 杭州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农村环境; 参与式治理; 荻港村; 乡村振兴;
D O I
10.13246/j.cnki.iae.2019.08.004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探寻有效的农村环境参与式治理,既是保障村民群众合法生态权益的现实需要,也是乡村振兴战略之生态宜居目标实现的客观要求。本研究通过对浙北荻港村环境治理的案例考察发现,农村环境参与式治理的实现机制是以广泛的社会资本为基础,以农村精英为组织领导核心,以健全内部运行机制为支撑,以环境公共服务体系改善为关键,以多元组织力量发挥为保障。尽管如此,在治理过程中依然面临着如何平衡"公民参与"与"政府主导"之间的张力、如何实现"地方知识"与"专业知识"之间的融合、如何增强"外部支持"与"内生力量"之间的互动、如何平衡"生产规模"与"环境破坏"之间的矛盾。未来需要从治理理念、治理体制、治理方式以及治理机制四方面来总结提升农村环境参与式治理绩效的对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会成为中国农村环境治理的新模式吗?——基于全国若干案例的现实检验 [J].
杜焱强 ;
刘平养 ;
吴娜伟 .
中国农村经济, 2018, (12) :67-82
[2]   赋权理论视角下乡村振兴的机理与治理逻辑——基于英国乡村振兴的实践考察 [J].
沈费伟 .
世界农业, 2018, (11) :77-82
[3]   善治视域下合理性治理结构的演进与达成——一个新的解释框架 [J].
沈费伟 .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18, (04) :41-46
[4]   环境治理中的协商式公众参与——基于文献案例的研究 [J].
汪若宇 ;
徐建华 .
公共管理评论, 2018, (02) :47-60
[5]   构建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赋权-认同-合作”机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研究 [J].
曾粤兴 ;
魏思婧 .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 (10) :169-176
[6]   村庄重建的实践逻辑与运作模式——以湖州市荻港村为例 [J].
沈费伟 ;
刘祖云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7 (02) :19-29+150
[7]   精英培育、秩序重构与乡村复兴 [J].
沈费伟 ;
刘祖云 .
人文杂志, 2017, (03) :120-128
[8]   参与式治理:一种新的治理模式 [J].
李波 ;
于水 .
理论与改革, 2016, (06) :69-74
[9]   合作治理:实现生态环境善治的路径选择 [J].
沈费伟 ;
刘祖云 .
中州学刊, 2016, (08) :78-84
[10]   农村环境善治的逻辑重塑——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分析 [J].
沈费伟 ;
刘祖云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 26 (05) :3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