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城市热岛的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52
作者
郑祚芳
刘伟东
王迎春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
关键词
城市热岛; 分布特征; 小波变换;
D O I
10.13878/j.cnki.dqkxxb.2006.05.017
中图分类号
X16 [环境气象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应用自动气象站逐时气温观测资料分析了北京城市热岛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无论冬、夏季,北京的城市热岛在空间分布上均表现出多中心结构。热岛强度冬季大于夏季、夜间大于白天,热岛中心随时间存在漂移现象,日变化幅度冬季大于夏季。城市热岛在时间域上呈多尺度结构,冬、夏季均以20~30 h所对应的日变化和120~270 h的周变化为主,周变化振荡的波谷主要出现在周六至周一,波峰出现在周三至周五,变化趋势冬季比夏季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694 / 69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北京地区城市热岛强度变化对区域温度序列的影响 [J].
初子莹 ;
任国玉 .
气象学报, 2005, (04) :152-158
[2]   北京夏季城市热岛现状及楔形绿地规划对缓解城市热岛的作用 [J].
佟华 ;
刘辉志 ;
李延明 ;
桑建国 ;
胡非 ;
不详 .
应用气象学报 , 2005, (03) :357-366
[3]   北京市夏季城市强热岛边界层气象特征 [J].
罗树如 ;
刘熙明 .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5, (10) :644-646+651
[4]   北京地区气温的年代际变化和热岛效应 [J].
林学椿 ;
于淑秋 .
地球物理学报, 2005, (01) :39-45
[5]   北京市近40年城市热岛效应研究 [J].
宋艳玲 ;
张尚印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3, (04) :131-134
[6]   北京城市边界层热岛的日变化周期模拟 [J].
杨玉华 ;
徐祥德 ;
翁永辉 .
应用气象学报, 2003, (01) :61-68
[7]   城市化对北京室内外气温影响的研究 [J].
张一平 ;
李佑荣 ;
马友鑫 ;
刘玉洪 ;
张德山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2, (03) :345-350
[8]   北京地区城市化过程与机制研究 [J].
何春阳 ;
史培军 ;
陈晋 ;
徐小黎 .
地理学报, 2002, (03) :363-371
[9]   温度与降水变化的小波分析及其环境效应解释——以东北农牧交错区为例 [J].
张军涛 ;
李哲 ;
郑度 .
地理研究, 2002, (01) :54-60
[10]   子波变换在全球气候多时间尺度变化分析中的应用 [J].
邓自旺 ;
尤卫红 ;
林振山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1997, (04) :8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