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沟壑区坡面尺度土壤水分空间变异及影响因子

被引:109
作者
姚雪玲
傅伯杰
吕一河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土壤水分; 空间格局; 植被; 地形; 黄土高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2.7 [土壤水分];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是土壤前期含水量模拟和小流域产流机制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半干旱地区进行生态建设的重要参考。通过对黄土高原典型坡面雨季前后100 cm深度内土壤含水量进行观测,分析地形、植被和雨季对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的影响。基本统计分析显示,土壤水分的空间异质性在上层(<20 cm)较小,在下层(>40 cm)较大。坡面尺度上,土壤含水量的空间差异主要表现在不同植被类型之间,而不是坡位之间。各覆被类型的土壤含水量相对大小为荒草地>8年生刺槐林>20年生刺槐林>沙棘林。即使沙棘林和刺槐林位于更利于获取土壤水分的地形条件下,其土壤含水量仍然明显低于荒草地。地形对土壤水分的影响被植被类型的影响所掩盖。上述规律在雨季前后都有明显表现。因此,完全基于地形指数的土壤水分预测模型在黄土高原应该慎用,植被类型应该作为土壤水分空间预测的一个重要参数。雨季使土壤含水量整体提高,但是土壤水分空间分布格局并没有根本改变,高处仍高,低处仍低,各样点处的土壤含水量在雨季前后达到显著相关水平,说明土壤水分空间格局并不是瞬时状态,而具有明显的时间稳定性。
引用
收藏
页码:4961 / 496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晋西黄土区林草复合界面雨后土壤水分空间变异规律研究 [J].
云雷 ;
毕华兴 ;
田晓玲 ;
马雯静 ;
崔哲伟 .
生态环境学报, 2010, 19 (04) :938-944
[2]   黄土剖面土壤颗粒组成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J].
张永萱 ;
张光辉 ;
王志强 .
水土保持通报, 2009, 29 (06) :6-9+15
[3]   晋西黄土区基于地形因子的土壤水分分异规律研究 [J].
刘鑫 ;
毕华兴 ;
李笑吟 ;
李俊 ;
郭孟霞 ;
林靓靓 ;
郭超颖 .
土壤学报, 2007, (03) :411-417
[4]   土壤水空间分布结构的时间稳定性 [J].
周启友 ;
岛田纯 .
土壤学报, 2003, (05) :683-690
[5]   黄土丘陵区土壤水分空间分布差异性探讨 [J].
徐学选 ;
刘文兆 ;
高鹏 ;
穆兴民 .
生态环境, 2003, (01) :52-55
[6]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土壤水分空间变异性和时间稳定性研究 [J].
朱首军 ;
丁艳芳 ;
薛泰谦 .
水土保持研究, 2000, (01) :46-48
[7]   黄土丘陵小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对土壤水分时空分布的影响 [J].
王军 ;
傅伯杰 .
地理学报, 2000, (01) :84-91
[8]   黄土塬区剌槐林地水分条件与生产力研究 [J].
李凯荣 ;
王佑民 .
水土保持通报, 1990, (06) :58-65
[9]   不同坡面位置土壤水分差异规律分析 [J].
刘梅 ;
蒋定生 ;
黄国俊 ;
范兴科 ;
畅彩娥 .
水土保持通报, 1990, (02) :16-20
[10]   在不同植被类型条件下陇东地区雨季土壤水分的消退规律 [J].
王彦辉 .
水土保持学报, 1989, (02) :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