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生态足迹方法及其应用——以南方丘陵山区郴州市为例

被引:15
作者
罗贞礼
黄璜
机构
[1] 湖南省郴州市人民政府经济研究室,湖南农业大学湖南郴州 湖南农业大学湖南长沙 ,湖南长沙
关键词
生态足迹; 可持续发展; 评价模型; 应用; 郴州市;
D O I
10.13284/j.cnki.rddl.000813
中图分类号
K901 [人文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60201 ; 070502 ; 120203 ;
摘要
从生态足迹的概念、生态足迹的计算模型、生态足迹分析方法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对郴州市2001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其人均生态足迹超过了它的人均生态承载力。因此,从资源利用的有效性角度来看,寻求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以实现区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将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
引用
收藏
页码:140 / 14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1]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an Indicator of Progress Toward Regional Sustainability[J] . Mathis Wackernagel,J. David Yount.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 1998 (1-2)
[12]   生态足迹分析理论与方法 [J].
杨开忠 ;
杨咏 ;
陈洁 .
地球科学进展, 2000, (06) :630-636
[13]   生态足迹的概念及计算模型 [J].
张志强 ;
徐中民 ;
程国栋 .
生态经济, 2000, (10) :8-10
[14]   可持续发展定量指标体系的分类和评价 [J].
徐中民 ;
张志强 .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4) :82-87
[15]   甘肃省1998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 [J].
徐中民 ;
张志强 ;
程国栋 .
地理学报, 2000, (05) :607-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