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现金流、内部人控制与融资决策——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2
作者
程浩
机构
[1] 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关键词
自由现金流; 公司负债; 股权集中度; 两职合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5 [企业财务管理]; F832.51 [];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1201 ; 020204 ; 0701 ; 070104 ;
摘要
公司股东和管理层之间的代理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文章以我国A股2007—2010年的数据为样本,对公司自由现金流对负债水平的影响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随着自由现金流的增加,为了约束管理者的道德风险,公司负债水平便会越高,并且,内部人控制对这一影响效应产生了负面影响。文章用股权集中度和董事长、总经理两职合一来衡量内部人控制的程度,即股权集中度下降会削弱负债水平随自由现金流上升而上升的效应;两职合一后,管理人员的控制能力上升,使得这种效应也进一步削弱,从而在理论上为加强公司治理、减少内部人控制以及进一步更好地解决公司股东和管理层之间的代理问题提供了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A survey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J].
Shleifer, A ;
Vishny, RW .
JOURNAL OF FINANCE, 1997, 52 (02) :737-783
[2]   上市公司债务融资、公司治理与市场价值 [J].
汪辉 .
经济研究, 2003, (08) :28-35+91
[3]   银行监督效应与贷款定价——来自上市公司的一项经验研究 [J].
胡奕明 ;
谢诗蕾 .
管理世界, 2005, (05) :27-36
[4]   中国上市公司银行贷款公告的信息含量——自由现金流量假说还是优序融资假说 [J].
沈红波 ;
张春 ;
陈欣 .
金融研究, 2007, (12) :154-164
[5]   中国上市公司银行贷款公告的信息含量——自由现金流量假说还是优序融资假说 [J].
沈红波 ;
张春 ;
陈欣 .
金融研究, 2007, (12) :154-164
[6]   全流通纠正终极控制者利益取向的有效性——来自中国家族上市公司的证据 [J].
廖理 ;
张学勇 .
经济研究, 2008, (08) :77-89
[8]  
A survey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rei Shleifer,Robert W Vishny. The Journal of Finance . 1997
[9]  
Separation of ownership and control. Eugene F Fama,Michael C Jensen.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 1983
[10]   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度、政府干预与资本结构选择——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证据 [J].
肖作平 .
南开管理评论, 2010, 13 (05) :144-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