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后认知障碍与中医证型的相关分析

被引:20
作者
赵虹
张秋娟
周洋
汪涛
郭起浩
机构
[1]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内科,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内科,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内科,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内科,华山医院神经内科上海市,上海市,上海市,上海市,上海市
关键词
脑梗塞; 认知障碍; 神经心理学; 辨型分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77.7 [中医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学科分类号
1005 ;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后认知障碍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为中医药早期干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提供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2003-09/2004-03上海市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41例急性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患者,对患者进行神经心理学测试,参照《血管性痴呆辨证量表》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给予量化评分。结果:急性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患者最常见的中医证型是肾精亏虚证,其次是痰浊阻窍证、腑滞浊留证、瘀血阻络证、热毒内盛证、肝阳上亢证和气血亏虚证。经相关分析发现中医证候积分与神经心理学成绩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①与痰浊阻窍证呈显著负相关的是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P<0.01),计算力、临摹得分、回忆得分、符数个数、划消个数(P<0.05);呈显著正相关的是连线1、连线2(P<0.01),划消时间(P<0.05)。②与腑滞浊留证呈显著负相关的是临摹得分、回忆得分、划消个数(P<0.01),符数个数(P<0.05),呈显著正相关的是连线测验2(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患者中,中医证型以肾精亏虚证、痰浊阻窍证、腑滞浊留证为常见。痰浊阻窍证、腑滞浊留证与急性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显著相关。急性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是多种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痰浊和腑滞可能是引起认知障碍的重要致病因素。对急性脑梗死后出现痰浊阻
引用
收藏
页码:1 / 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轻度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特征研究 [J].
刘改生 ;
郭起浩 .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3, (02) :98-100
[2]   血管性痴呆诊断、辨证及疗效评定标准(研究用) [J].
田金州 ;
韩明向 ;
涂晋文 ;
周文泉 ;
杨承芝 ;
杨惠民 ;
李建生 ;
符为民 ;
赵建军 ;
王永炎 .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2, (05) :329-331
[3]   神经心理测验在痴呆诊断中的应用 [J].
薛海波 ;
肖世富 ;
张明园 .
上海精神医学, 2001, (01) :48-50
[4]   “毒损脑络”病机假说的形成及其理论与实践意义 [J].
李澎涛 ;
王永炎 ;
黄启福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1, (01) :1-6+16
[5]   老年期痴呆的中医药研究思路 [J].
田金洲 ;
刘峘 .
中国医药学报, 2000, (05) :52-54
[6]   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损害的研究 [J].
徐贵云 ;
郭杨波 ;
马崔 .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1999, (02) :66-67
[8]  
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张明园主编,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