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损脑络”病机假说的形成及其理论与实践意义

被引:333
作者
李澎涛 [1 ]
王永炎 [2 ]
黄启福 [1 ]
机构
[1] 北京中医药大学病理教研室
[2] 中国中医研究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毒损脑络; 病机; 中风病; 解毒通络; 治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28 [中医病理];
学科分类号
100501 ;
摘要
脑络瘀阻导致营卫失和 ,卫气壅滞而化生火毒进一步损伤脑络是中风病康复困难的病机关键。其现代病理学基础是中风发病过程中的缺血级连反应 ,即自由基、代谢毒性物质及兴奋性氨基酸等对微血管内皮细胞和神经细胞的损伤。在治疗上宜解毒通络、调和营卫。解毒以祛除损害因素 ,通络以畅通气血的渗灌 ,是中风病治疗的核心环节。从而阻抑脑缺血级连反应的损伤 ,调动机体自身的修复能力 ,作用于中风病的早期和恢复期的多个环节。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16 +1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关于提高脑血管疾病疗效难点的思考 [J].
王永炎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7, (04) :195-196
[2]   丹参在缺血再灌注时的神经保护作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上调 [J].
刘军,吴卫平,匡培根 .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1996, (04) :225-229
[3]   脑缺血和再灌注后脑组织内皮素-1基因表达及丹参的影响 [J].
吴卫平,李振洲,匡培根 .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1996, (03) :137-141
[4]   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c-fos基因表达与丹参的影响 [J].
吴卫平,李振洲,匡培根 .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1995, (01) :1-3
[5]   大鼠全脑缺血再灌后几个脑区在不同时间的LPO、SOD、GSH-Px含量变化 [J].
冯加纯,饶明俐,张淑琴,韩漫夫,邓义斌,李才 .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4, (03) :129-132+191
[6]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新进展述评 [J].
杨廷光,吴颢昕 .
江西中医药, 1994, (02) :15-18
[7]   脑血管意外后运动障碍的定量评定(上) [J].
燕铁斌 ;
南登昆 .
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册), 1993, (02) :50-58
[8]   内皮素的基因表达和释放调节 [J].
杨军 ;
唐朝枢 ;
汤健 .
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 1992, 12 (02) :65-69
[9]   缺血性脑卒中证候转归与腑气不通的关系——附184例临床观察 [J].
曾大方 ;
施安慎 .
辽宁中医杂志, 1982, (09) :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