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技术差距的中国省际全要素CO排放效率研究

被引:5
作者
程云鹤 [1 ,2 ]
齐晓安 [1 ]
汪克亮 [2 ]
杨力 [2 ]
机构
[1] 东北师范大学人口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2] 安徽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CO2排放效率; 共同前沿生产率增长指数; 技术差距; 省际差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02 [污染分析与测定];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运用方向性距离函数和共同前沿马奎斯特—卢恩伯格指数方法,测算了在经济增长目标约束下中国1985~2009年28个省份的CO2排放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指数,并将其分解为技术进步、效率改善和技术差距比指数,分别从静态和动态角度对省际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考察期内中国全要素CO2排放技术效率整体水平较低且省际差异明显,存在巨大的减排增产空间;从时间维度来看,东部省份CO2排放技术构建了全国潜在的最优技术前沿,中、西部省份与其技术差距比率分别为年均-0.24%和-0.87%;除安徽、吉林和湖北外,中、西部其他省份与东部省份技术差距逐渐加大。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6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中国区域工业碳排放绩效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J].
查建平 ;
郑浩生 ;
唐方方 .
软科学, 2012, 26 (04) :1-6
[2]   中国全要素二氧化碳排放绩效的区域差异——考虑非期望产出共同前沿函数的研究 [J].
王群伟 ;
周德群 ;
周鹏 .
财贸经济, 2010, (09) :112-117
[3]   生产中碳排放效率长期决定及其收敛性分析 [J].
魏梅 ;
曹明福 ;
江金荣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0, 27 (09) :43-52+81
[4]   碳强度约束下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测算与收敛性研究 [J].
孙传旺 ;
刘希颖 ;
林静 .
金融研究, 2010, (06) :17-33
[5]   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与中国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J].
陈诗一 .
经济研究, 2009, 44 (04) :41-55
[6]   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算:1952~2006年 [J].
单豪杰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 25 (10) :17-31
[7]  
中国碳减排战略不能脱离阶段性实际[N]. 林伯强.中国经济时报. 2010 (010)
[8]   A metafrontier production function for estimation of technical efficiencies and technology gaps for firms operating under different technologies [J].
Battese, GE ;
Rao, DSP ;
O'Donnell, CJ .
JOURNAL OF PRODUCTIVITY ANALYSIS, 2004, 21 (01) :91-103
[9]  
Environmental efficiency and regulatory standards: the case of CO 2 emissions from OECD industries[J] . Resource and Energy Economics . 2001 (1)
[10]  
Productivity and Undesirable Outputs: A Directional Distance Function Approach[J] .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 1997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