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与子系统协调度分析——以我国粮食主产区为例

被引:47
作者
赵丹丹 [1 ,2 ]
刘春明 [3 ]
鲍丙飞 [4 ]
许波 [2 ]
机构
[1]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湖南省经济地理研究所
[3] 宁乡市国土资源测绘院
[4] 江西财经大学生态经济研究院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绿色发展; 粮食主产区; 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评价指标体系; 系统协调度;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8.04.019
中图分类号
F323 [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从人口、社会、经济、环境以及资源等5个子系统选取21指标构建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用熵值法、协调度方法分析我国粮食主产区2004—2015年农业可持续发展动态差异和协调度。结果表明:从时间维度看,2004—2015年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均值呈先波动下降再上升再下降的趋势,波动幅度较大,其综合指数均值为0.3983;从空间维度看,粮食主产区所在省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均值由东部向西部递减,其中,华东地区综合指数均值最高,其次是东北地区,内蒙古及华中地区居中,西部的四川、华东的安徽、东北的吉林等三省综合指数均值最低;从农业各子系统可持续能力之间协调度看,2004—2015年粮食主产区各子系统可持续能力之间的协调度有所趋好,但整体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引用
收藏
页码:157 / 16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中国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动态评价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J].
王晓君 ;
吴敬学 ;
蒋和平 .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 (05) :864-876
[2]   基于DEA方法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以云南省为例 [J].
叶文辉 ;
陈丽如 .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39 (03) :97-103
[3]   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时空演变及驱动因素 [J].
张利国 ;
鲍丙飞 .
经济地理, 2016, 36 (03) :147-152
[4]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 [J].
辛岭 ;
胡志全 .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5, 17 (04) :135-142
[5]   基于熵值法的湖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动态评价 [J].
袁久和 ;
祁春节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3, 22 (02) :152-157
[6]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聚类评价——基于2000—2009年省域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J].
高鹏 ;
刘燕妮 .
经济学家, 2012, (03) :59-65
[7]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都市农业发展 [J].
罗平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9, 30 (06) :655-658+677
[9]   我国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J].
刘超 ;
朱满德 ;
周娅莎 .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07, (04) :28-32
[10]   基于熵值法的徐州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J].
仇方道 ;
汤茜 .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2) :7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