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结果的差异性研究——基于Meta回归分析方法

被引:40
作者
应瑞瑶
潘丹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农业; 全要素生产率; 差异性; Meta回归分析;
D O I
10.13246/j.cnki.jae.2012.03.001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3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现有文献报告的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测算结果存在较大分歧。本文采用Meta回归分析方法,对国内外1982年—2011年46项有关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进行定量综述,试图寻找影响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不同研究结果的决定性因素。研究发现,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结果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归结于原始文献在估计方法、数据选取以及变量处理等方面的不同:相对于索洛余值法,采用代数指数法的研究倾向于得到更低的农业TFP值,采用SFA方法的研究倾向于得到更高的农业TFP值,而使用DEA方法计算出的农业TFP值和索洛余值法无显著差异;若实证研究选择时间序列数据作为样本,会比面板数据得到更低的农业TFP值;原始研究中使用的投入要素数量越多,得到的农业TFP值将越低。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实证分析:1978~2007年——基于随机前沿分析(SFA)方法 [J].
全炯振 .
中国农村经济, 2009, (09) :36-47
[3]   我国各地区的农业生产率与收敛:1980~2005 [J].
曾先峰 ;
李国平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 (05) :81-92
[4]   中国农业生产率的变动与分解分析:1978~2004年——基于非参数的HMB生产率指数的实证研究 [J].
李静 ;
孟令杰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6, (05) :11-19
[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技术进步率演进的研究 [J].
赵洪斌 .
财经研究, 2004, (12) :91-100+110
[6]   中国的工业改革与效率变化——方法、数据、文献和现有的结果 [J].
张军 ;
施少华 ;
陈诗一 .
经济学(季刊), 2003, (04) :1-38
[7]   中国农业TFP的增长及其构成 [J].
顾海 ;
孟令杰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2, (10) :15-18
[8]   总要素生产率与农业发展 [J].
冯海发 .
当代经济科学, 1993, (02) :56-64
[9]  
The Use (and Abuse) of Meta-Analysis in Environmental and Natural Resource Economics: An Assessment[J] . Jon P. Nelson,Peter E. Kennedy.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 2009 (3)
[10]  
Production and Productivity Growth in Chinese Agriculture: New National and Regional Measures[J] . Shenggen Fan,Xiaobo Zhang.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 200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