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月乐观”的幻灭:五四前夕士人心态与政治

被引:44
作者
罗志田
机构
[1] 北京大学历史系
关键词
五四运动; 士人心态; 世界新潮; 文治; 激进与缓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261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后(1919~1924年)];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4 ; 030503 ; 0307 ; 060205 ;
摘要
没有什么重大政治变革的“五四”前一年,对许多时人来说却曾充满了希望:既有“公理战胜”的乐观,也有对“文治”及和平的憧憬。学生参与校外活动受到鼓励,大型欢庆活动在方式上为五四运动进行了预备。政治和思想走向呈现出特别明显的内外缠结特点,不少人以为人类新纪元从此开始,希望借欧洲战胜的东风,由外及内,一举解决中国的全部问题,进入世界大同境界。巴黎和会与南北和会代表着以会谈方式解决困局的尝试,两者的失败预示着思想和行为方式上和缓取向的艰难。希望和失望都来的有些意外,举国的失落感强化了士人心态的激进。
引用
收藏
页码:105 / 124+191 +191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1920年前后两次争国权运动的异样形态及形成原因 [J].
陈廷湘 .
近代史研究, 2005, (02) :38-77+6
[2]   西方的分裂:国际风云与五四前后中国思想的演变 [J].
罗志田 .
中国社会科学, 1999, (03) :20-35
[3]   林纾的认同危机与民初的新旧之争 [J].
罗志田 .
历史研究, 1995, (05) :117-132
[4]  
五四新文化的源流[M]. 三联书店 , 陈万雄著, 1997
[5]  
再造文明之梦—胡适传[M]. 四川人民出版社 , 罗志田 著, 1995
[6]  
陈独秀著作选[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陈独秀著, 1993
[7]  
二声集[M]. 巴蜀书社 , 张秀熟著, 1992
[8]  
五四运动史[M]. 人民出版社 , 彭明 著, 1984
[9]  
春明梦录·客座偶谈[M]. 上海古籍书店 , 何刚德 著,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