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土地利用结构及其与粮食产量关系分析——以河北省曲周为例

被引:20
作者
丁忠义
郝晋珉
李新波
张富刚
侯湖平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 北京
[3] 徐州
关键词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粮食安全; 土地利用; 农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在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土地利用选择的宏观和微观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河北省曲周县为例,从横向和纵向对比分析了县域土地利用结构的多样性和均衡度,并具体以耕地资源的内部微观调整对县域粮食产量所产生的影响为例。结果表明:①农户和政府均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农户微观土地利用选择行为构成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源动力;②政府的宏观引导和农户的微观选择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反映了县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二者的性质决定了各自的行为;③耕地内部作物面积构成变化是农户微观土地利用选择的结果;比较利益的存在是耕地内部流转的主要原因,并对粮食产量变化产生一定的影响。最后提出了曲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粮食生产安全的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95 / 9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上海市土地利用结构和形态演变的信息熵与分维分析 [J].
赵晶 ;
徐建华 ;
梅安新 ;
吴健平 ;
周坚华 .
地理研究, 2004, (02) :137-146
[2]   粮食安全与耕地的关系 [J].
唐少琛 .
生态环境, 2004, (01) :149-150
[3]   当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 [J].
李锦生 .
现代经济探讨, 2004, (03) :44-46
[4]   江西上饶县农业结构调整与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J].
王鹏 ;
黄贤金 ;
张兆干 ;
杨肇卫 .
资源科学, 2004, (02) :115-122
[5]   黄淮海平原农区不同类型农户的土地利用方式选择及其环境影响——以河北省曲周县为例 [J].
欧阳进良 ;
宋春梅 ;
宇振荣 ;
张凤荣 .
自然资源学报, 2004, (01) :1-11
[6]   “杂交水稻之父”的隐忧 [J].
袁隆平 ;
苏晓洲 ;
谭剑 .
瞭望新闻周刊, 2003, (45) :42-43
[7]   典型红壤丘陵区土地利用空间优化配置 [J].
张红旗 ;
李家永 ;
牛栋 .
地理学报, 2003, (05) :668-676
[8]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内涵、特点及应采取的对策 [J].
陈柳钦 .
资源·产业, 2003, (03) :63-66
[9]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土地可持续利用关系研究 [J].
黄贤金 ;
彭补拙 ;
张建新 ;
濮励杰 .
经济地理, 2002, (04) :425-429
[10]   农户经济行为、土地投入类型及土地持续利用 [J].
诸培新 ;
曲福田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1999, (05) :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