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红壤丘陵区土地利用空间优化配置

被引:33
作者
张红旗
李家永
牛栋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线性规划模型; GIS; 优化方案; 空间配置; 红壤丘陵区; 千烟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选择具有红壤丘陵区典型特征的江西省泰和县千烟洲为研究区域,在分析当前土地利用结构并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依据2000年千烟洲试验站研究数据及农户调查资料,将GIS技术与线性规划模型有效地耦合起来,探讨实现典型红壤丘陵区各种具有特定数量、质量的农用土地资源在空间上最优配置的方法与技术。结果表明,优化方案从现状中牧业短缺的粮、果、林结构转化为较为完善的粮、果、牧、林结构,耕地资源利用结构也由重水轻旱、粮作为主、经作为辅的传统生产模式,转变为粮-经-饲并举的三元优化配置结构;同时,由果业和畜牧业共同支撑的优化方案的经济效益明显优于现状,在经济上更具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引用
收藏
页码:668 / 67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近10年中国土地利用格局及其演变 [J].
王思远 ;
张增祥 ;
周全斌 ;
王长有 ;
刘纪远 .
地理学报, 2002, (05) :523-530
[2]   赣中红壤丘陵区土地利用型畜牧业结构优化配置研究 [J].
张红旗 ;
李家永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02, (02) :264-270
[3]   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现代过程时空特征的研究──基于卫星遥感数据 [J].
刘纪远 ;
dls.iogac.on ;
布和敖斯尔 .
第四纪研究, 2000, (03) :229-239
[4]   红壤丘陵区果园内套种牧草的综合效益分析 [J].
杨汝荣 ;
蒋世逵 ;
陈永瑞 .
资源科学, 1998, (S1) :66-70+65
[5]  
牧草与粗饲料[M].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 陈默君等编著, 1999
[6]  
红壤丘陵区牧草栽培与利用[M].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 徐明岗等主编, 1998
[7]  
红壤丘陵开发和治理[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南方山区综合科学考察队,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