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发展方向:基于行政权与司法权关系理论的分析

被引:439
作者
王明远
机构
[1] 清华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环境公益诉讼;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 环境司法; “风险社会”模式;
D O I
10.14111/j.cnki.zgfx.2016.01.003
中图分类号
D922.6 [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 D925.1 [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8 ; 030106 ;
摘要
由于环境公共利益的特殊属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面临着科技性、民主性和道德风险等诸多潜在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突出强化了司法权,并要求行政权与司法权配合,这容易使司法权突破其职权范围,从而损害行政权和司法权之间的合理分工与权力平衡。从行政法治发展的一般经验来看,在"夜警国家模式"到"福利国家模式"再到"风险社会模式"的过程中,行政权不断扩张以实现对公共利益的充分保护,而司法权则关注对行政权的有效控制,确保其不偏离维护公共利益的轨道,即大体上遵循"相互尊重专长"和"行政权优先"等原则。现代环境公共事务十分复杂,需要以环境行政为主要应对手段,环境公共利益的保护须充分发挥行政权的专业性和司法权的监督作用,同时避免司法权对行政权造成不当干涉。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需要进一步完善环境行政执法,并将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作为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主要发展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68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启动公益诉讼的条件——论美国行政诉讼的资格 [J].
张千帆 .
行政法学研究, 2014, (02) :40-49+144
[2]   环境公益诉讼立法的新起点——《民诉法》修改之评析与《环保法》修改之建议 [J].
别涛 .
法学评论, 2013, 31 (01) :101-106
[3]   外国环境司法专门化的经验及挑战 [J].
李挚萍 .
法学杂志, 2012, 33 (11) :112-119
[4]   “能动司法”及法治论者的焦虑 [J].
陈金钊 .
清华法学, 2011, 5 (03) :107-122
[5]   当代中国语境下的“能动司法”界说 [J].
姚莉 .
法商研究, 2011, 28 (01) :129-135
[6]   当代中国能动司法的意义分析 [J].
公丕祥 .
江苏社会科学, 2010, (05) :100-109
[7]   日本公害健康被害行政救济制度的启示 [J].
罗丽 .
环境保护, 2009, (20) :71-73
[8]   环境公益诉讼的限制性因素考察——以美国联邦环境法的公民诉讼为主线 [J].
陈冬 .
河北法学, 2009, 27 (08) :160-164
[9]   行政法红灯和绿灯模式之比较 [J].
毛玮 .
法治论丛(上海政法学院学报), 2009, 24 (04) :8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