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动司法”及法治论者的焦虑

被引:37
作者
陈金钊
机构
[1] 山东大学法学院威海分校法学院
关键词
克制司法; 能动司法; 法治; 司法理念; 法律方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6 [司法制度];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而现阶段最高人民法院所倡导的能动司法却在某种程度上远离了法治的目标。因为能动司法在总的方面松动了规则与程序的严格性,其理论导向是消解法治。我们必须看到,能动司法应该是附条件的、具有方法论属性,如果存在确实需要"能动司法"的场景,也必须要服从宪法法治至上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或理念。
引用
收藏
页码:107 / 122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科学执法的法律思维 [J].
张雪樵 .
法治研究, 2010, (06) :74-80
[2]   司法积极主义论 [J].
杨力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0, (02) :3-15
[3]   程序:正义还是不正义——司法改革中的文化传统影响 [J].
曾绍东 ;
俞荣根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0, (02) :129-134
[4]   我国能动司法的理论与实践评述 [J].
罗东川 ;
丁广宇 .
法律适用, 2010, (Z1) :15-22
[5]   中国之谜与中国之道 [J].
陈平 .
红旗文稿, 2010, (04) :4-9
[6]   关于能动司法与大调解 [J].
苏力 .
中国法学, 2010, (01) :5-16
[7]   法律解释:克制抑或能动 [J].
陈金钊 .
北方法学, 2010, 4 (01) :5-15
[8]   法官能动与法院克制——关于我国审判管理体制的思考 [J].
魏胜强 .
法学, 2010, (01) :12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