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执行模式、金融错配与我国企业投资约束

被引:65
作者
于泽 [1 ]
陆怡舟 [2 ]
王闻达 [3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
[2] 华夏银行
[3] 中国人民大学汉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投资机会; 融资约束; 合意贷款规模; 流动性错配; 宏观审慎管理;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15.09.005
中图分类号
F82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F275 [企业财务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101 ; 020203 ; 020204 ; 1201 ; 1202 ; 120202 ;
摘要
近年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降。从稳定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我国都需要稳定投资。本文利用上市公司数据发现,当前影响企业投资的一个主要因素是我国特色的货币执行模式。在这种模式中,窗口指导包括了合意贷款规模管制,这导致了流动性错配。商业银行为了规避合意贷款规模管制,会利用影子银行业务将高风险贷款转移到表外。这使得缺乏投资机会的成熟大型企业可以获得大量贷款,而成长性的中小企业虽然有较多的投资机会,但是因为抵押品等原因往往难以获得贷款。在这样流动性错配的环境下,金融和实体经济有所脱离,降低了企业投资。因此,我国未来需要放弃合意规模管制,在利率市场化的基础上采取宏观审慎管理的思路调控贷款增速。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64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49 条
[21]  
Why Does Liquidity Matter in Investment Equations? .2 Chirinko,R.S,Schaller,H.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 1995
[23]   融资约束与企业投资-现金流量敏感度的再检验: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J].
郭丽虹 ;
马文杰 .
世界经济, 2009, 32 (02) :77-87
[25]   所有制、制度环境与信贷资金配置 [J].
方军雄 .
经济研究, 2007, (12) :82-92
[26]   银行监督、企业社会性成本与贷款融资体系 [J].
倪铮 ;
张春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7, (11) :66-76
[27]   企业集团、政府控制与投资效率 [J].
辛清泉 ;
郑国坚 ;
杨德明 .
金融研究, 2007, (10) :123-142
[28]   我国货币政策的微观效应——基于非线性光滑转换面板模型的实证研究 [J].
彭方平 ;
王少平 .
金融研究, 2007, (09) :31-41
[29]   投资—现金流敏感性:融资约束还是代理成本? [J].
连玉君 ;
程建 .
财经研究, 2007, (02) :37-46
[30]   制度环境、国有产权与银行差别贷款 [J].
江伟 ;
李斌 .
金融研究, 2006, (11) :116-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