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收入差异对生活用能及生态环境的影响——以江汉平原为例

被引:17
作者
杨振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收入差异; 生活用能; 生态足迹; 农户; 江汉平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X24 [人类、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1204 ;
摘要
以江汉平原为例,通过入户调查方式获取基础数据,利用层次分析法考察农村居民收入差异对生活用能选择的影响,并采用生态足迹模型测算不同收入农户生活能源消费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发现:(1)能源属性对不同收入农户的选择行为影响较大,高收入农户对舒适性、卫生性较强的电力能源消费较多;中、低收入农户则消耗了较多的薪柴、秸秆等非商品能源,比较关注能源的经济性;(2)能源消费数量及生态环境效应因农户收入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高收入农户每年人均消费数量较多,为533.89千克标准煤,分别比低收入和中收入农户高出25.24千克标准煤、7.32千克标准煤;高收入农户每年人均用能足迹最多,为2.1569hm2,分别是低收入和中收入农户的5.87倍、2.58倍;(3)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户生活用能数量增多和消费结构的"商品化"、"高碳化"倾向十分明显,总足迹的增长主要来源于商品能源的消费增长。研究成果有助于理解和解决当前日趋严峻的能源供需矛盾和温室气体减排问题,为制订合理的节能减排策略、优化农村用能结构提供参考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239 / 24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基于环境容量的能源消费碳排放空间公平性研究 [J].
杨振 .
中国能源, 2010, 32 (07) :25-28+20
[2]   城市家庭能耗直接碳排放影响因素——以厦门岛区为例 [J].
叶红 ;
潘玲阳 ;
陈峰 ;
汪凯 ;
黄少鹏 .
生态学报, 2010, 30 (14) :3802-3811
[3]   江汉平原农业多功能性保全的CVM研究 [J].
曹鹏 ;
陈兴 ;
刘章勇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01) :32-35
[4]   水泥生态足迹计算方法 [J].
贺成龙 ;
吴建华 ;
刘文莉 .
生态学报, 2009, 29 (07) :3549-3558
[5]   中国能源足迹增长波动的驱动因子分析 [J].
陈成忠 ;
林振山 .
生态学报, 2009, 29 (02) :758-767
[6]   滇西北农村生活能源使用现状及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研究——以兰坪县和香格里拉县为例 [J].
吴燕红 ;
曹斌 ;
高芳 ;
夏建新 .
自然资源学报, 2008, (05) :781-789
[7]   我国农村生活能源中SO2、NOX及TSP的排放量估算 [J].
虞江萍 ;
崔萍 ;
王五一 .
地理研究, 2008, (03) :547-555
[8]   陇中黄土丘陵地区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的环境经济成本分析 [J].
李国柱 ;
牛叔文 ;
杨振 ;
张馨 .
自然资源学报, 2008, (01) :15-24
[9]   江汉平原降水变化趋势的气候分析 [J].
许素 ;
吴宜进 ;
周勇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3) :480-483
[10]   中国火力发电燃料消耗的生命周期排放清单 [J].
狄向华 ;
聂祚仁 ;
左铁镛 .
中国环境科学, 2005, (05) :632-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