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足迹增长波动的驱动因子分析

被引:41
作者
陈成忠 [1 ]
林振山 [2 ]
机构
[1] 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2]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能源足迹; 经验模态分解; 因子分析;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6.2 [];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基于生态足迹方法计算了中国19532006年的人均能源足迹,利用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方法提取其增长的波动周期,利用因子分析方法探讨了不同时间尺度下驱动中国人均能源足迹增长的主要因子。结果发现:(1)53a来,中国人均能源足迹在波动中不断增长,人均能源足迹年增长率存在准4a、准13a、准17a和准27a4个主要波动周期;(2)对与中国能源足迹波动高度相关的37个影响因子在IMF1、IMF2、IMF33个主要尺度下的因子分析发现,人均GDP增长率、轻工业产值增长率、第二产业增长率、工业增长率、工业总产值增长率、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长率、资本形成总额增长率、重工业产值增长率、第三产业增长率、建筑业增长率、交通运输仓储增长率等是3个尺度下共同的第1影响因子。据此,建议中国的能源政策制定者更应关注稳定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国内石油开采、提高交通运输效益等。
引用
收藏
页码:758 / 76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中国人均生态足迹与生物承载力变化的EMD分析及情景预测 [J].
陈成忠 ;
林振山 .
生态学报, 2007, (12) :5291-5299
[2]   生态足迹方法的理论解析 [J].
徐中民 ;
程国栋 ;
张志强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 (06) :69-78
[3]   生态足迹方法及研究进展 [J].
刘淼 ;
胡远满 ;
李月辉 ;
常禹 ;
张薇 .
生态学杂志, 2006, (03) :334-339
[4]   基于EMD的我国粮食产量波动及其成因多尺度分析 [J].
刘会玉 ;
林振山 ;
张明阳 .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05) :745-751
[5]   近四百年北半球气温变化的分析:EMD方法的应用 [J].
林振山 ;
汪曙光 .
热带气象学报, 2004, (01) :90-96
[6]  
Urban form and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of commuting. The case of Barcelona[J] . Ecological Economics . 2005 (4)
[7]   Toward a scenario analysis framework for energy footprints [J].
Ferng, JJ .
ECOLOGICAL ECONOMICS, 2002, 40 (01) :53-69
[8]   Using composition of land multiplier to estimate ecological footprints associated with production activity [J].
Ferng, JJ .
ECOLOGICAL ECONOMICS, 2001, 37 (02) :159-172
[9]   A modified ecological footprint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 to Australia [J].
Lenzen, M ;
Murray, SA .
ECOLOGICAL ECONOMICS, 2001, 37 (02) :229-255
[10]  
How to calculate and interpret ecological footprints for long periods of time: the case of Austria 1926–1995[J] . Helmut Haberl,Karl-Heinz Erb,Fridolin Krausmann.Ecological Economics . 200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