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信任、群体规范对农户生态自觉性的影响

被引:16
作者
王学婷
张俊飚
何可
童庆蒙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社会信任; 群体规范; 农户生产行为; 生态自觉性; 代际差异;
D O I
10.13872/j.1000-0275.2019.0001
中图分类号
F323.22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摘要
农户的生态自觉性对农村生态环境状况好坏产生直接影响,探讨并引导农户在农业生产中形成生态自觉性对破解农村环境治理难题意义重大。本文基于1 093份农户微观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社会信任、群体规范对农户生态自觉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农业生产中,农户虽具有一定的生态价值认知和生态环保意识,但其生态行为采纳较为欠缺,生态自觉性整体较弱;社会信任、群体规范均对农户生态自觉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中,在信任和规范的集群中,来自于特殊信任的影响大于一般信任,非正式规范的影响大于正式规范,且群体规范在社会信任对农户生态自觉性的影响中发挥中介作用;社会信任、群体规范对不同代际农民生态自觉性的影响存在差异,表现为社会信任和非正式规范对老一代农民的生态自觉性影响更大,而正式规范则对新生代农民的生态自觉性影响更大。据此,应构建高度信任的社区环境,提高村庄各主体间信任水平,并在发挥正式规范对农户行为约束的基础上,也要充分重视以声誉机制为基础的非正式规范在推动农户生态自觉性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15 / 22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1]   社会资本对农户参与流域生态治理行为的影响:以黑河流域为例 [J].
史恒通 ;
睢党臣 ;
吴海霞 ;
赵敏娟 .
中国农村经济, 2018, (01) :34-45
[2]   基于提升生态自觉的美丽乡村建设研究 [J].
俞白桦 ;
罗贤宇 .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6 (07) :17-21
[3]   人口增长、结构调整与农业面源污染——基于空间面板STIRPAT模型的实证研究 [J].
吴义根 ;
冯开文 ;
李谷成 .
农业技术经济, 2017, (03) :75-87
[4]   家庭农场生产行为的生态自觉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全国家庭农场监测数据的实证检验 [J].
蔡颖萍 ;
杜志雄 .
中国农村经济, 2016, (12) :33-45
[5]   声誉诉求对农户亲环境行为的影响研究——以家禽养殖户污染物处理方式选择为例 [J].
徐志刚 ;
张炯 ;
仇焕广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 26 (10) :44-52
[6]   感知价值、可行能力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及其代际差异 [J].
朱新华 ;
蔡俊 .
中国土地科学, 2016, 30 (09) :64-72
[7]   农户采用不同属性“两型农业”技术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辽宁省农户问卷的调查 [J].
文长存 ;
汪必旺 ;
吴敬学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6, (04) :701-708
[8]   社会信任、合作能力与农户参与小农水供给行为——基于黄河灌区五省数据的验证 [J].
杨柳 ;
朱玉春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 26 (03) :163-170
[9]   社会资本对农民环保投资意愿的影响分析——来自湖北农村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实证研究 [J].
颜廷武 ;
何可 ;
张俊飚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 26 (01) :158-164
[10]   不同代际农民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研究——基于鄂豫两省829户农户的调研 [J].
杨志海 ;
王雨濛 .
农业技术经济, 2015, (10) :4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