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增长、结构调整与农业面源污染——基于空间面板STIRPAT模型的实证研究

被引:61
作者
吴义根 [1 ]
冯开文 [1 ]
李谷成 [2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 空间效应; STIRPAT模型; 空间杜宾模型;
D O I
10.13246/j.cnki.jae.2017.03.008
中图分类号
C924.2 [中国人口]; X71 [农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407 ; 082803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借鉴Holdren和Ehrlich的研究思路,构建了农业面源污染影响因素分解的理论框架,利用2004-2013年全国30个省份农业面源污染的面板数据,通过空间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农业面源污染的经济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人口密度、富裕度和结构因素直接影响了农业面源污染的排放量,其中乡村人口密度对农业面源污染的贡献度最大;邻接省份的种植业结构的示范效应引起本省种植业结构的反向调整,导致间接效应为正;目前城镇化水平还不高,对农业面源污染有正向直接影响但不显著,由于城镇化的示范作用,增强了省域间的竞争,并且使农业资源外溢出本省导致间接效应显著为正。因此,未来治理农业环境污染要关注各省内部的影响因素,同时也要考虑各省影响因素相互之间的交互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87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西部地区省域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 [J].
马子量 ;
郭志仪 ;
马丁丑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24 (06) :9-15
[2]   经济发展与农业面源污染:分解模型与实证研究 [J].
梁流涛 ;
曲福田 ;
冯淑怡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3, 22 (10) :1369-1374
[3]   经济发展与农业面源污染关系的协整检验——基于三峡库区重庆段1992-2009年数据的分析 [J].
张智奎 ;
肖新成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 22 (01) :57-61
[6]   环境库兹涅茨理论解释机理的再考量 [J].
冯兰刚 ;
赵国杰 .
管理现代化, 2011, (01) :35-37
[7]   农业面源污染形成机制:理论与实证 [J].
梁流涛 ;
冯淑怡 ;
曲福田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 (04) :74-80
[8]   农业面源污染现状与防治进展 [J].
李秀芬 ;
朱金兆 ;
顾晓君 ;
朱建军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 (04) :81-84
[9]   中国农业面源污染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 [J].
李海鹏 ;
张俊飚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9, 18 (06) :585-590
[10]   中国化肥消费需求影响因素及走势分析 Ⅱ种植结构 [J].
张卫峰 ;
季玥秀 ;
马骥 ;
王雁峰 ;
马文奇 ;
张福锁 .
资源科学, 2008, (01) :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