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正义视角下居民的角色困境——以太湖污染治理为例

被引:4
作者
马道明
机构
[1]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关键词
环境正义; 太湖污染; 居民; 环境感知; 角色困境;
D O I
10.16235/j.cnki.33-1005/c.2015.05.023
中图分类号
X524 [湖泊、水库]; X24 [人类、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0815 ; 1204 ;
摘要
环境正义视角将环境与社会正义联系起来,认为解决环境问题需要认识环境中所蕴涵的人的问题,应重视分析弱势群体的角色境遇。本文基于太湖周边居民对生活污水处理、企业发展、环境治理等方面感知的定量考察,着重分析了环境非正义情境下居民的角色困境:城乡"二元社会结构"致使居民环保基础设施缺乏,生活污染负荷增大,城乡收入差距也导致居民在农业生产中不惜以环境破坏换取经济利益;出于各自的目的理性,企业在发展中与政府结成"政经一体",居民的基本生存权及生命权得不到尊重甚至被无视;环境治理中居民不是环境政策制定的主体,只是被动的服从与执行者,居民的本土知识与生存智慧往往被政府忽视。
引用
收藏
页码:172 / 17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中国环境正义问题的凸显与调控 [J].
朱力 ;
龙永红 .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12, 49 (01) :48-54+159
[2]   沦为附庸的乡村与环境恶化 [J].
王晓毅 .
学海, 2010, (02) :60-62
[3]   环境正义与中国农村环境问题 [J].
郭琰 .
学术论坛, 2008, (07) :38-41
[4]   政经一体化开发机制与中国农村的环境冲突 [J].
张玉林 .
探索与争鸣, 2006, (05) :26-28
[5]  
“环境正义运动”及其对当代环境伦理的影响[J]. 王韬洋. 新华文摘. 2003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