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正义问题的凸显与调控

被引:59
作者
朱力
龙永红
机构
[1]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关键词
环境正义; 发展; 调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 [社会与环境];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摘要
环境正义评价标准可区分为分配正义、制度正义、承认正义三个层面,三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的。中国环境非正义的实质问题主要集中在分配正义层面,主要表现为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在环境权益分配与责任承担方面呈现不平等关系;制度非正义层面主要体现为环境规制被虚化、有法不依,环境权益诉求机制缺失;承认非正义则往往被社会所忽略而未被有效认知。在我国,环境非正义的调控策略主要在于遏制资本与权力的结合对环境的破坏、向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保障环境制度正义、塑造环境主体正义品格四个方面,这是一种在"发展中协同控制污染"的环境治理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4+159 +15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沦为附庸的乡村与环境恶化 [J].
王晓毅 .
学海, 2010, (02) :60-62
[2]   西方环境正义研究述评 [J].
王韬洋 .
道德与文明, 2010, (01) :126-129
[4]   终结“无边界的发展”:环境正义视角 [J].
郇庆治 .
绿叶, 2009, (10) :114-121
[5]   承认与正义——多元正义理论纲要 [J].
阿克塞尔·霍耐特 ;
胡大平 ;
陈良斌 .
学海, 2009, (03) :79-87
[6]   环境公正三题 [J].
曾建平 .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07, (06) :83-88
[7]   山西富人生态移民 [J].
谌彦辉 .
乡镇论坛, 2006, (16) :10-10
[8]   政经一体化开发机制与中国农村的环境冲突 [J].
张玉林 .
探索与争鸣, 2006, (05) :26-28
[9]   环境污染背景下的“三农问题” [J].
张玉林 ;
顾金土 .
战略与管理, 2003, (03) :63-72
[10]  
中国环境发展报告.[M].杨东平; 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