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动脉粥样硬化炎症机制认识的新进展

被引:18
作者
李俊涛
王高频
机构
[1] 辽宁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炎症; 心血管疾病; 脑血管疾病; 发生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3 [血管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疾病。关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机制的研究已经历了一个半世纪,目前较公认的观点为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炎症性疾病,越来越多的资料也表明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中起重要作用。该文就炎症和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机制的研究新进展作一综述。
引用
收藏
页码:762 / 76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阻断CD40-CD40配体系统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J].
张峻 ;
陈纪林 ;
顾晴 ;
关婷 ;
陈曦 .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06, (02) :119-122
[2]  
Inflammation:an important mechanism for different clinical entities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s[J]. LI Jian-jun Center of Diagnosis &Treatment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FuwaiHospital,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Peking UnionMedical College, Beijing 100037, China (Li JJ).Chinese Medical Journal. 2005(21)
[3]   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水平与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病变形态的关系 [J].
梅卫义 ;
杜志民 ;
胡承恒 ;
罗初凡 ;
李怡 ;
陈国伟 .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5, (04) :456-458+466
[4]   炎症可能是联接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的桥梁 [J].
李建军 .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2005, (01) :385-388
[5]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关系的临床研究——附25例检测报告 [J].
仲琳 ;
张运 ;
陈文强 ;
刘少荣 ;
刘文波 .
新医学, 2005, (01) :18-19
[6]   冠心病患者血中白介素-6和白介素-10浓度的变化──附46例检测报告 [J].
陈燕 ;
常志文 .
新医学, 2004, (07) :413-414
[7]   药物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新途径——抗炎作用 [J].
林蓉 ;
甘伟杰 .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4, (05) :499-503
[8]   高半胱氨酸血症与冠心病研究进展 [J].
刘敏 .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03, (06) :429-432
[9]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钠素、脑钠素浓度改变及卡维地洛对其影响 [J].
刘敏 ;
徐岩 ;
史学功 ;
程自平 ;
许邦龙 ;
陈大年 ;
骆志刚 .
中国循环杂志, 2003, (04) :53-55
[10]   炎症与动脉粥样硬化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新进展 [J].
孙余华 ;
裴卫东 .
中国循环杂志, 2003, (03) :7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