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技术侦查中的隐私权保护

被引:16
作者
谢登科
机构
[1] 吉林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隐私权; 技术侦查; 司法审查; 程序性制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030105 ;
摘要
在技术侦查中,传统权利系谱并不具备足够张力为个人隐私权提供有效保护。国家在追诉犯罪中采取技术侦查必然会侵犯、限制个人隐私权,个人需予以一定程度的容忍,但这并不意味着国家权力在技术侦查中可以不受限制或者制约。技术侦查中的隐私权保护在本质上属于隐私权的公法保护,它强调个人隐私权免受国家权力的不正当侵害,其运作是要实现对国家权力的正当程序控制。技术侦查需要受到法定主义、比例原则和司法审查等方面的限制。我国技术侦查中的隐私权保护还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4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以审判为中心:内涵解读及实现路径 [J].
闵春雷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5, 33 (03) :35-43
[2]   东北三省检察机关新刑诉法实施调研报告 [J].
闵春雷 ;
杨波 ;
谢登科 ;
贾志强 .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4, 22 (03) :33-53
[3]   隐私权概念的再界定 [J].
王利明 .
法学家, 2012, (01) :108-120+178
[5]   人格权的具体化及其保护范围·隐私权篇(上) [J].
王泽鉴 .
比较法研究, 2008, (06) :1-21
[6]   侦查中隐私权保护问题研究 [J].
毕惜茜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1) :11-16
[7]  
河南“夫妻看黄碟事件”始末.[J].王小润.法律与生活.2003, 11
[8]  
艰难的正义.[M].孟军.中国法制出版社.2015,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改与适用.[M].郎胜; 主编.新华出版社.2012,
[10]  
新兴权利研究.[M].姚建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978-7-300-144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