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社会和谐与官员晋升
被引:8
作者
:
王贤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王贤彬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董一军
机构
:
[1]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来源
:
经济学报
|
2017年
/ 4卷
/ 02期
关键词
:
官员晋升;
经济绩效;
社会和谐;
D O I
:
10.16513/j.cnki.cje.2017.02.003
中图分类号
:
D630.3 [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
1204 ;
120401 ;
摘要
:
使用1992—2012年省级官员数据以及环境、安全、煤矿事故数据,基于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多任务委托—代理框架,本文分析了社会和谐因素如何影响地方官员晋升,以及地方官员对于辖区社会和谐局势的策略性干预。研究发现:(1)总体而言,这些社会和谐因素并不显著影响省级官员的晋升;(2)但环境、煤矿事故对省委书记的晋升存在显著负向影响,且煤矿事故的影响主要存在于西部地区;(3)事故发生与GDP增长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相关性,省长没有激励采取措施减少事故;(4)面对晋升压力,省委书记一定程度上采取措施减少了环境和煤矿事故,但在事故的处理上存在策略性。本文不仅丰富了现有的晋升锦标赛理论,并且为更好地实现社会和谐提供了政策启示。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64
页数:28
相关论文
共 40 条
[31]
地方官员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省长、省委书记交流的证据
[J].
徐现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徐现祥
;
王贤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王贤彬
;
舒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舒元
.
经济研究,
2007,
(09)
:18
-31
[32]
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
[J].
周黎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周黎安
.
经济研究,
2007,
(07)
:36
-50
[33]
中国为什么拥有了良好的基础设施?
[J].
张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
张军
;
高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
高远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傅勇
;
张弘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
张弘
.
经济研究,
2007,
(03)
:4
-19
[34]
中国式分权与财政支出结构偏向:为增长而竞争的代价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傅勇
;
张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
张晏
.
管理世界,
2007,
(03)
:4
-12+22
[35]
中国的大国发展道路——论分权式改革的得失
[J].
王永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
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
王永钦
;
张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
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
张晏
;
章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
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
章元
;
陈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
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
陈钊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陆铭
.
经济研究,
2007,
(01)
:4
-16
[36]
政企合谋与经济发展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聂辉华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金波
.
经济学(季刊),
2007,
(01)
:75
-90
[37]
中国财政分权与地方公共品的供给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平新乔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白洁
.
财贸经济,
2006,
(02)
:49
-55+97
[38]
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兼论我国地方保护主义和重复建设问题长期存在的原因
[J].
周黎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周黎安
.
经济研究,
2004,
(06)
:33
-40
[39]
我国“诸侯经济”的形成及其弊端和根源
[J].
沈立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社会科学院经济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
沈立人
;
戴园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社会科学院经济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
戴园晨
.
经济研究,
1990,
(03)
:12
-19+67
[40]
Economic performance and political mobility: Chinese provincial leaders[J] . Zhiyue Bo.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 1996 (12)
←
1
2
3
4
→
共 40 条
[31]
地方官员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省长、省委书记交流的证据
[J].
徐现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徐现祥
;
王贤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王贤彬
;
舒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舒元
.
经济研究,
2007,
(09)
:18
-31
[32]
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
[J].
周黎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周黎安
.
经济研究,
2007,
(07)
:36
-50
[33]
中国为什么拥有了良好的基础设施?
[J].
张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
张军
;
高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
高远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傅勇
;
张弘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
张弘
.
经济研究,
2007,
(03)
:4
-19
[34]
中国式分权与财政支出结构偏向:为增长而竞争的代价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傅勇
;
张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
张晏
.
管理世界,
2007,
(03)
:4
-12+22
[35]
中国的大国发展道路——论分权式改革的得失
[J].
王永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
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
王永钦
;
张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
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
张晏
;
章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
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
章元
;
陈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
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
陈钊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陆铭
.
经济研究,
2007,
(01)
:4
-16
[36]
政企合谋与经济发展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聂辉华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金波
.
经济学(季刊),
2007,
(01)
:75
-90
[37]
中国财政分权与地方公共品的供给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平新乔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白洁
.
财贸经济,
2006,
(02)
:49
-55+97
[38]
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兼论我国地方保护主义和重复建设问题长期存在的原因
[J].
周黎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周黎安
.
经济研究,
2004,
(06)
:33
-40
[39]
我国“诸侯经济”的形成及其弊端和根源
[J].
沈立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社会科学院经济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
沈立人
;
戴园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社会科学院经济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
戴园晨
.
经济研究,
1990,
(03)
:12
-19+67
[40]
Economic performance and political mobility: Chinese provincial leaders[J] . Zhiyue Bo.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 1996 (12)
←
1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