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能源效率研究——地级市的视角

被引:31
作者
秦炳涛
机构
[1]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区域能源效率; 可持续发展; 数据包络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06 [能源管理];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1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在全要素生产函数框架下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21世纪初我国230个地级市的能源使用效率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虽然考察期内我国各地级市能效水平不断提高,但整体能效水平尚低,未来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按时期和地区的分类研究表明,地级市整体能效在"十五"期间平均提高了0.24,而"十一五"期间仅提高了0.05,能效水平提升前高后低;能效前沿面城市大多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城市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此外,本文还发现低能效城市大多具有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特征。因此,处于中、西和东北部的城市及资源型城市是未来我国提高能源效率和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所在。
引用
收藏
页码:95 / 10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评价与解构——基于“管理—环境”双重视角 [J].
李兰冰 .
中国工业经济, 2012, (06) :57-69
[2]   中国区域能源效率趋同性研究:基于空间经济学视角 [J].
徐盈之 ;
管建伟 .
财经研究, 2011, 37 (01) :112-123
[3]   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收敛性及其影响因素——基于1995-2006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J].
李国璋 ;
霍宗杰 .
经济评论, 2009, (06) :101-109
[5]   中国能源效率波动:理论解释、数值模拟及政策含义 [J].
吴利学 .
经济研究, 2009, 44 (05) :130-142+160
[6]   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与中国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J].
陈诗一 .
经济研究, 2009, 44 (04) :41-55
[7]   结构调整能否改善能源效率:基于中国省级数据的研究 [J].
魏楚 ;
沈满洪 .
世界经济, 2008, (11) :77-85
[8]   市场分割下的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基于超效率DEA方法的经验分析 [J].
师博 ;
沈坤荣 .
世界经济, 2008, (09) :49-59
[9]   能源利用效率动态变化的中外比较研究 [J].
孙立成 ;
周德群 ;
李群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 (08) :57-69
[10]   中国能源效率地区差异及其成因研究——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方差分解 [J].
史丹 ;
吴利学 ;
傅晓霞 ;
吴滨 .
管理世界, 2008, (02) :3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