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省际碳排放效率研究

被引:87
作者
李涛
傅强
机构
[1]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二氧化碳排放; 技术效率; 非意愿变量; DEA;
D O I
10.19343/j.cnki.11-1302/c.2011.07.008
中图分类号
X24 [人类、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本文基于非意愿变量Ruggiero三阶段模型对1998-2008年我国29个省级地区进行评价,旨在求解生产过程中给定各种投入要素和产出水平下实现碳排放污染最小化的效率指标。继而进行区域效率差异的比较,并运用核密度估计分析地区差异动态演进,最后,采用面板回归考察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我国碳排放效率逐步提高,但区域分化明显,由"单峰"向"双峰"演变;效率改善更大程度上是来源自逼近效率前沿的结构性改善,而技术进步效应尚且不足。我国经济的迅速扩张并未对碳排放效率构成较大负面影响。产业结构调整对改善碳排放效率卓有成效,但改善作用对不同区域影响力度不同。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7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技术进步对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 [J].
魏巍贤 ;
杨芳 .
统计研究, 2010, 27 (07) :36-44
[2]   基于DEA理论的中国区域环境效率分析 [J].
王俊能 ;
许振成 ;
胡习邦 ;
彭晓春 ;
周杨 .
中国环境科学, 2010, 30 (04) :565-570
[3]   中国能否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基于DEA方法的评价与模拟 [J].
魏楚 ;
杜立民 ;
沈满洪 .
世界经济, 2010, 33 (03) :141-160
[4]   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与中国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J].
陈诗一 .
经济研究, 2009, 44 (04) :41-55
[5]   环境管制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APEC的实证研究 [J].
王兵 ;
吴延瑞 ;
颜鹏飞 .
经济研究, 2008, (05) :19-32
[6]   考虑环境因素的省级技术效率排名(1999—2005) [J].
胡鞍钢 ;
郑京海 ;
高宇宁 ;
张宁 ;
许海萍 .
经济学(季刊), 2008, (03) :933-960
[8]  
Under the shadow of Asian Brown Clouds: Unbalanced regional productivities in China and environmental concerns[J] . Jin-Li Hu,Her-Jiun Sheu,Shih-Fang Lo.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2005 (4)
[9]   Environmental efficiency with multiple environmentally detrimental variables; estimated with SFA and DEA [J].
Reinhard, S ;
Lovell, CAK ;
Thijssen, GJ .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000, 121 (02) :287-303
[10]   Non-discretionary inputs in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J].
Ruggiero, J .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1998, 111 (03) :461-469